首页 → 财税金融 → 动态 

2022年4月人民币汇率月评

一、市场回顾

(一)人民币汇率

本月下旬市场不安情绪持续蔓延,在国内疫情蔓延、美联储可能大幅加息并缩表的双重发酵下,USDCNY汇率迎来了久违的波动,自4月19日开始,USDCNY即期汇率从6.3700一线开启上涨行情,最高升至6.6505,4月19日当周人民币贬值幅度为2.04%,创2015年“8.11”汇改来单周最大波幅,USDCNH更一度逼近6.6940。目前境内外价差持续在300-400BP,显示境外看空人民币心态较为强烈。

反映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走势的三大指数本月均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

(二) 美元指数

4月,美联储官员多次放鹰,鲍威尔在IMF年会上的鹰派表态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会在此后的4次会议上加息200个基点加息的预期高涨,俄乌战争推升通胀持续高位,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延续了自去年年中以来的上涨态势,最高触及103.70,创五年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最高分别触及2.7848%和2.9770%,进一步助推美元汇率上行。

二、经济数据

(一)中国GDP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高于市场预期的4.2%及上个季度的4.0%,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分产业看,第一、三产业GDP同比分别增长6.0%和4.0%,较上一季度增速放缓0.4和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增长5.8%,较上一季度增速加快3.3个百分点,是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

海关总署: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以美元计,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4.7%;进口同比下降0.1%;贸易顺差473.8亿美元。 

3月单月,出口同比从前两个月的16.3%降至14.7%,主要受香港疫情拖累转口贸易,当前外需仍然偏强,出口增速处于相对高位。3月进口同比从前2月的15.5%大幅降至-0.1%,3月国内疫情明显发酵,加上物流因素扰动,国内进口出现放缓。3月贸易顺差4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6亿美元,贸易顺差继续处于高位。

(三)中国物价指数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1.5%,环比持平;PPI同比上涨8.3%,环比上涨1.1%。3月CPI同比从上月的0.9%升至1.5%,当月猪肉价格大幅下降,但蔬菜价格明显偏强,低基数下食品因素推升CPI同比。3月PPI同比从上月的8.8%降至8.3%,PPI同比延续下行趋势,不过回落幅度相对偏小,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背景下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并推升相关工业品价格。

(四)中国结售汇数据及外汇储备

中国3月末外汇储备报3.1880万亿美元,较2月末下降258亿美元,较2021年末略降1.9%,主要受非美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和全球资产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国跨境资金流入总体回升,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银行结售汇顺差录得268亿美元,较2月顺差幅度42亿美元大幅回升。3月代客结售汇两方意愿均有显著上升,结汇率为70.4%,较上月上升14.0个百分点,购汇率为68.1%,较上月上升8.4个百分点。银行代客远期结汇量为641.5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售汇量为559.93亿美元,仅次于2015年“8.11”汇改当月。

(五)中国证券投资

3月资本与金融项目仍延续净流出趋势,证券投资流出仍旧为成主要拖累。3月证券投资项下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汇净流出资金414亿美元,续创有记录以来新高。中债登数据显示,境外机构3月减持中国国债约518亿人民币;中央结算公司发布报告显示,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托管量为3.57万亿元,较1月和2月末的3.73和3.66万亿元继续下降。3月股市也出现外资流出迹象,北向资金净流出约451亿元人民币。

(六)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社会融资规模

央行于15号开展了1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85%,与前次持平。此次MLF操作为等量续做。本月央行将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维持在3.70%和4.60%不变,自1月进行下调后,LPR已连续三期未作调整。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预期为9.4%,前值为9.2%。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前值为10.2%。

(七)其他重要经济数据

中国财政部公布,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6%,支出增长8.3%。据此测算,3月单月收入增幅3.42%,支出增幅达10.4%。3月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为稳经济财政支出则明显加快。

中国3月官方PMI和财新PMI双双落入收缩区间。3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5,非制造业PMI为48.4,均处于近半年以来的低位;财新制造业PMI为48.1,服务业PMI为42.0,均录得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较前值下降7.8个百分点,但高于市场预期值4.0%。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10.49万亿元,同比增长9.3%,较前值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5%、15.6%和0.7%。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下滑,弱于市场预期的同比下降3.0%。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回落3.8个百分点,并且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间利润分化明显;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工业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企业库存高位运行,中小企业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八)其他国家重要经济数据 

1、美国3月CPI和PPI创记录

美国3月未季调CPI同比上涨8.5%,创1981年12月以来新高,高于预期的8.4%,前值为7.9%,3月季调后CPI环比录得1.2%,创2005年10月以来新高,与市场预期一致;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5%创1982年9月以来新高,环比录得0.3%,续创2021年9月以来新低。

美国3月生产者价格PPI同比上涨11.2%,创2010年以来最高;环比上升1.4%,创2012年8月以来新高。这突显出早期通胀压力持续存在,并有可能传导至消费者。

2、美国3月非农新增就业人口略低于预期

美国3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43.1万人,小幅低于市场预期的49万人,创去年11月以来最小增幅;美国3月失业率自上个月的3.8%降至3.6%,低于预期的3.7%,续刷2020年2月来新低;美国3月份劳动参与率62.4%、较前值上行0.1个百分点。   

3、美国经济首季受库存和贸易拖累意外萎缩

美国首季GDP环比年率下降1.4%。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以6.9%的强劲速度增长。市场预期预计首季GDP增速为1.1%。美国股市走高,投资者对GDP下滑并不理会。美元指数上涨,美债价格下跌。

三、国际动态

(一)美联储褐皮书:美国企业受到劳动力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夹击
美联储公布的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从2月中旬至4月初以温和速度扩张,高通胀和工人短缺对企业的影响几乎没有得到缓解。通胀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从劳动力到商品,需求仍然远远超过供应,而中国最近为限制新冠传播而实施的封控措施,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食品和能源成本飙升让形势雪上加霜。褐皮书称,多数地区预计未来几个月价格压力将持续。

(二)美联储或从5月起开始缩表,每月缩减至多950亿美元

美联储3月政策会议记录显示,与会决策者“普遍同意”每月将美联储持有的资产缩减至多950亿美元,作为对抗通胀急升的另一种工具。记录还显示,美联储上月原本可能加息50个基点,但因俄乌战争爆发而没有这么做。会议记录显示,与会决策者对通胀已在整个经济中扩大的担忧日益加深,这推动他们不仅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从近零水平上调25个基点,而且还称将“迅速”让利率达到估计在2.4%左右的“中性水平”。

四、国内动态

(一)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称,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并研究新预案。

(二)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12年来首次倒挂

4月11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为2010年来首次。外汇局表示,中美利差不是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购买债券的唯一因素,中长期看,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全球投资者也需要配置中国资产,外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未来中国将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三)中国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工具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称,要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会议并部署促进消费政策举措,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要求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四)降准靴子落地,但不及预期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喊话“适时降准”后,央行今年首次降准,自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人民币。但降幅仅25基点,不仅弱于预期且较为罕见。

(五)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4月25日公布,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决定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此前中国央行公布的一季度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规模为1.05万亿美元,据此测算,此次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可以释放大约100亿美元的流动性。

(六)央行、外汇局出台23条金融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其中明确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允许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使用;完善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服务,提高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效率;提升投资者跨境投融资便利度;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

(七)外汇局表示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市场保持平稳,中国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紧缩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继续扰动全球经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交织,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外汇市场运行保持平稳,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企业套保比率稳步增长,录得26%,较2021年上涨4.2个百分点。尽管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因素复杂多变,但是在我国经济基础性、稳定性、根本性因素的支撑下,中国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跨境证券投资的局部调整,并不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的格局。

五、人民币汇率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从国内来看,疫情扰动下,相关地区出现减产停产现象,企业生产及供应链环节受损,经济基本面承压,未来疫情封锁的不确定性与外部环境的复杂对二季度经济的冲击可能高于一季度;从国外来看,在通胀保持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包括主席鲍威尔在内的美联储高官轮番发表鹰派言论,使得美元指数走势偏强,人民币承压,美元兑人民币升破去年同期高位6.6后,有进一步向6.7测试的动力。但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监管的态度,虽然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在当前更多释放的是象征性信号,但如果贬值速度过快引发市场恐慌跌势,可能引发监管层打出更多组合拳,以化解单边预期。

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美联储加息周期拉开序幕,中美货币政策背向驰使得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可能会在贬值方向释放更大动能,而另一方面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维持在历史高位,外来直接投资项下的持续注入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的压舱石。因此,在短期扰动因素消失后,人民币有望企稳。

操作建议:在市场出现单边行情下,企业更要坚守风险中性的“初心”,以“定投”的思维进行汇率保值,将财务部门定位为成本中心而非盈利中心,不盲目追求结在最高点或购在最低点。对于结汇客群而言,可以分批锁定远期价格,对结汇价格要求较高的客户可搭配相关期权组合产品,进一步提升结汇价格;对于有购汇需求的客户,可以逢低购汇,或通过区间宝2、封顶远期等产品降低购汇成本。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