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企业心声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集百家之长 成汇鸿之采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江苏外贸事业的发展,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起飞以及江苏外贸事业的发展。期间,历经多次合并重组,如同涓涓溪流汇成大海;经历了整体上市,在变革和创新中加快转型;通过今年年初的“十三五”规划修编以及“创建一流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制订,进一步明晰了主营业务和发展目标。

汇鸿的昨天:汇(汇流成海,规模凸显)

1974年1月1日,国家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江苏建立外贸口岸,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包括江苏纺织、江苏土产在内的一大批省级专业外贸公司应运而生。这些专业公司作为汇鸿集团的前身,亲历与见证了我国国门初开、从计划分配到市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一艘艘省级外贸公司的舰船在波涛汹涌的国际贸易浪潮中遭遇到西方跨国公司和综合商社的联合阻击,其经营规模和实力远远不足以与之抗衡,部分外贸公司的经营遇到严重困难,有的甚至债务缠身。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推进江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江苏省人民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将各类省级专业外贸公司合并重组组建综合性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全力打造能够自由游弋于国际商海的“航空母舰”。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条条涓涓细流逐渐汇聚成河,开启了江苏省级外贸的集团化经营时代——

1996年12月18日,由江苏省针棉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江苏省土产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集团公司三家外贸公司联合组建成立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并被赋予进出口经营权。

2000年12月18日,以江苏省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畜产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成立的江苏开元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被授权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与这两家外贸集团几乎同步成立的,还有舜天、苏豪、弘业、东恒等其他外贸集团,一时形成了江苏省内十大外贸集团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共同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格局。

开启了集团化经营的汇鸿集团和开元集团在成立之初,便遇到了子公司债务危机以及“非典”等重大挫折。“十五”期间的前两年,汇鸿集团部分子公司甚至因历史债务问题被冻结账号,业务急剧萎缩,人才大量流失,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境地。

面对严峻考验,集团领导班子果断作出决策,在帮助子公司一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企业的业务转型。技工贸一体、金融投资、多元发展、股权激励、薪酬改革。这一系列“组合拳”一经打出便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十五”后三年,汇鸿集团开始逐步发力,进出口总额和营业规模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逐年递增,到2005年,一举取得了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的历史性突破,跻身全省十大外贸企业集团前三甲;2009年,集团进出口总额首次名列省属大型外贸企业第一位,营业收入达110亿元人民币。

    这期间,开元集团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开元集团旗下的开元股份向社会公开发行5,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于当年6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汇鸿、开元两大集团平台中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也为日后汇鸿集团的整体上市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开元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于2005年与尼日利亚金门集团共同筹建了开元国际(尼日利亚)工业园,主要生产空调、冰箱冰柜、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家用电器及轻纺、建材类产品,成为江苏外贸企业在海外进行实业拓展的标志性品牌。

2010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再次做出重大决策,将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与江苏开元国际集团强强联合,合并重组,加上前后一段时间吸纳合并的轻工资产管理公司、东恒集团等外贸系统的相关优质资源,共同组建全新的汇鸿集团!

此时的汇鸿,核心架构,蔚然成林:中锦控股、中鼎控股底蕴深厚;中嘉发展、股份公司蓄势待发;粮油、医保等及追我赶;房地产、外经、会展等各具特色。2010年当年,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超350亿元人民币,年进出口总额一举突破50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江苏外贸事业的排头兵。

汇鸿的今天:变(整体上市,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各项改革的重大举措连续实施。2015年,汇鸿集团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江苏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单位,此轮的改革有两个关键词: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即对集团现有资产和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和适当剥离的基础上,由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汇鸿股份”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并募集配套资金,从而实现了控股股东汇鸿集团主要资产和业务的整体上市。这一做法不仅在江苏省内是第一家,在全国也属首批,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不多,是一道全新的课题。

作为江苏省国企改革第一股,汇鸿集团的整体上市没有回头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主动作为、大胆尝试。在收到江苏省国资委的实施意见后,集团就开始对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结构、股权产权、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必要的分立和剥离,从而将内部优质业务和资源注入上市公司,实现集团的主要资产、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通过一系列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最终集团72%的资产、76%的业务和70%的人员都进入了上市公司。同时,引进民营资本2.8亿元,对土产公司进行了增量改制。

2015年7月,证监会批复核准汇鸿集团重组方案;12月,向6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20亿元,汇鸿集团在省属企业中率先实现了整体上市。上市公司总股本由原来的5.16亿股增加为22.4亿股,利润增厚50倍。集团也由全资的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上市公司,成为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过渡的公众企业。

汇鸿集团的整体上市,为企业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集团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充分发挥战略管控、资源配置、资本运作三大功能,不断加快由传统的外贸企业向现代供应链运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布局,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规范治理能力、创新转型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汇鸿集团的整体上市没有辅导期,从一个传统国企直接成为上市公司,可以说是“强行入轨”,为集团的广大干部职工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洗礼。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的国企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工作标准、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等都在短期内得到了全面提升,有效汇聚了改革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正能量。

2017年10月底为兑现整体上市时的承诺,汇鸿集团再次启动重组2.0工作。集团控股股东苏汇公司将其持有的会展股份、纸联再生、莱茵达再生以及利安人寿、紫金财险、江苏信用再担保的股权和相关资产与汇鸿集团应收债权进行置换。既实现了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消除了与母公司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也进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的产业体系,为主营业务发展奠定了更加稳实的基础。

汇鸿的明天:强(立足江苏,行业领先)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在全国“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2018年4月10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鼓励相关城市和企业积极进行试点申报。汇鸿集团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相关申报工作,目前已成功入选269家“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名单,将为集团的供应链运营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根据最新修订完成的汇鸿集团“十三五”规划修编及创建一流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汇鸿集团将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供应链服务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做优“供应链运营+投资与金融”两大主业,积极打造供应链云平台、绿色食品安全供应链、环保再生资源业务供应链、浆纸供应链信息化服务等平台,加快纺织服装业务的提档升级。同时,充分发挥投资与金融业务的综合效用,形成资本运营和供应链运营的密切协同,助力集团实现跨越式和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云平台建设:计划投入1.35亿元募投资金,建设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统一存储服务、公共应用服务、统一接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云平台,发挥集团在贸易供应链生态圈中的核心作用,利用平台化、数字化手段为各级子公司赋能,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强战略合作,提升整条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和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作为供应链运营最有效的防火墙和护城河,也可以进一步加强集团对业务、财务、管理等各方面整合和管控,从而实现内控体系全面覆盖。

绿色食品安全供应链建设:汇鸿集团的食品生鲜进出口业务具有良好的运营基础和资源禀赋,在多年的国际贸易业务中积累了丰富的供应商、客户和品牌资源。在此基础上,集团投入巨资,已在镇江新区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200亩的汇鸿冷链物流基地。基地致力于打造以进口生鲜食品为核心,仓储、物流、贸易、加工、金融、展示“六位一体”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以及食品跨境电商园区,可为进口食品的海外供应商、国内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规范便捷的服务。今年8月29日,集团对外发布公告,拟使用2.83亿元募集资金收购无锡市“菜篮子工程”实施单位——天鹏集团60%股权,并对天鹏增资2.16亿元。将天鹏纳入汇鸿集团麾下,可以有效嫁接和利用天鹏在华东区域已经形成的商业集聚效应和周边辐射能力,以及天鹏食品城现有租户强大的分销渠道体系,快速建立汇鸿集团相关业务主体在国内的下游客户群体和渠道体系,同时进一步补充自身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能力,对加快集团绿色食品安全供应链集成运营的纵深布局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下一步,集团将着眼发挥已有存量业务的聚合拉动作用,同时积极拓展增量业务,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大宗农产品现货电子交易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加快布局,不断拓展供应链运营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供应链运转的效率和质量。

环保再生资源业务供应链:汇鸿集团旗下的江苏省纸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以及专业、专注的经营理念,已连续多年稳坐中国废纸回收专业公司的头把交椅,并成功跻身“中国再生资源百强综合排行榜”前十强,在业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集团将依托江苏纸联良好的发展基础,紧紧抓住中国造纸行业的市场和政策机遇,全力建设再生资源业务供应链,探索使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进行大数据管理运用,加快建设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废纸回收分拣打包基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交易、打包、仓储、运输于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最终实现以大数据管理及运用带动再生资源产业腾飞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集团还大力进行在环保产业领域的产业布局,通过持续举办“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与环保巨头中信环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受让股权成为我国危废处理行业龙头企业东江环保的第二大股东等方式,以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强势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浆纸供应链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汇鸿集团旗下的汇鸿中天公司自2007年开始涉足浆纸行业,目前年销售纸浆规模已经达到100万吨,连续多年稳居华东第一、全国前三,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后,将浆纸业务作为集团供应链集成运营的重点板块之一,专门成立了汇鸿浆纸公司,开始全力打造集生态营建、产业服务、平台支撑于一体的浆纸产业供应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至通。通过汇至通的打造和应用,汇鸿浆纸不仅对内实现了运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对外共享产业信息、物流和金融资源,从而真正实现了跨企业协同,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和终端用户体验。下一步,汇鸿浆纸还将依托江苏造纸协会平台,致力于形成产业联盟,与全球主要的产业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合作机制,全力保障国内造纸产业的原料供应,提升中国企业的议价权。汇至通平台也将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功能完善,全面为客户提供便捷而有竞争力的统购分销外包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全程仓储物流可视化追踪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和行业资讯数据服务等一站式供应链集成服务,通过跨界融合实现浆纸行业的共享共赢,让工作更加“未来”。

纺织服装业务的提档升级:纺织服装一直在汇鸿集团的出口业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时尚设计、产品质量和品牌认知成为行业最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大背景下,集团一直将纺织服装板块作为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专门出台了《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奖励实施办法》,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相关子公司在传统业务的“三创四化”上狠下功夫,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设计及研发能力,努力实现业务模式由OEM(代工生产)向ODM(自主设计)和OBM(自主品牌)的转变,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主营业务的质量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集团还积极适应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最新动向,顺势加大了纺织服装类产品业务“走出去”的步伐,提出了“研发在中国,生产在亚非,市场在全球”的经营理念,在缅甸、柬埔寨两国建立服装加工生产基地,柬埔寨工厂已于2018年9月率先开业投产。此外,汇鸿集团还瞄准北美和澳洲等高端市场,积极谋求与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入探寻投资并购的机会,努力向供应链下游延伸,从而逐步将集团的纺织服装板块建成从设计、接单、面辅料供应、加工生产和海外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此外,在投资与金融业务领域,集团将进一步推动投资资管业务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强化对创投公司、资管公司、汇鸿汇升等投资主体的业务管控,不断优化金融证券投资的存量结构,丰富资管公司的资管产品种类,提升汇升公司量化投资规模,持续提高投资资管业务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努力形成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同时,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紧紧围绕集团的相关供应链业务统筹发展征信业务、保理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不断提高供应链集成服务水平。

在措施保障上,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总部能力建设,推进人才强企,特别是要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专项规划、成立汇鸿学院、组建汇鸿供应链研究院及江苏省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方式,不断强化对供应链运营领域各类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进一步优化集团管控模式,坚守风险防范底线,不断构建整个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体系。

深化改革在路上,创新发展无尽时。是对外开放催生了汇鸿奇迹般的孕育和诞生,是持续改革提供了汇鸿无比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回首过去,汇鸿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展望未来,汇鸿人壮怀激越、铿锵前行!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继往开来的伟大时刻,汇鸿集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打好深化国企改革的持久战、攻坚战,全面推进集团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健康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