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通往世界的合作之路(下)

专家圆桌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

(排名不分先后)

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端是发达的东欧经济圈,中间则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一带一路”建设3年来,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贸易和投资合作日益密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风生水起……“一带一路”建设进度与成果远超预期。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能否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生机与活力?本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展望愈行愈远、愈加开阔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将更加广阔

赵萍: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将更加广阔。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具有国际产能合作的雄厚实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亚洲,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估计高达数万亿美元。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积累了巨大的工业产能,具有国际产能合作输出的强大实力,在建设经贸发展所需的港口、铁路和高铁等基础设施上经验丰富,优势凸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其次,“一带一路”覆盖范围会更加广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逐步成形,中欧班列迄今已成功开行1500多列。仅去年一年中欧班列就开行815列,是2014年的2.7倍。国内开行城市已达10个,到达沿线国家7个。常态化运输机制的形成,为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硬件保障;在政策沟通和信息共享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方面的海关合作,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以及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等。这都将大大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软环境。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可以使全球贸易额平均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7000多亿美元,从而使全球经济增长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

最后,“一带一路”建设将会促进地缘政治条件向好。基于“一带一路”的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将会改善贸易投资环境,例如“一带一路”沿线部分中东地区国家局势动荡,但是这些地区被“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联系在一起时,其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共同利益将促使这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意愿进一步增强,促进其区域政治环境趋向稳定,从而进一步带动贸易投资的全面增长。

形成对中国崛起的

坚强支撑

霍建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长期的重大倡议,其推进将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建设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并形成对中国崛起的坚强支撑。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关键要处理好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要贯彻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各国的合唱”。关键要体现中国关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核心是要尊重沿线国家的意愿,维系好沿线国家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各国合作共赢的局面。为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力争取得最佳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启动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分析,做好预案,以免重大项目在启动后中途受阻造成负面影响。第二,应高度关注贸易投资的发展,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扩大双边贸易,特别要发挥好欧洲班列的作用,确保取得实效,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努力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活力。第三,应积极探索解决加大资金投入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资金及融资的渠道是制约重大项目发展的关键所在。仅靠现有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是无法全面完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要不断探索如何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的方式和方法。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国内有关政策的协调,特别是对重大项目的配置要做好内部沟通和协调,对不同省市开通的欧洲班列要采取统筹协调的方法,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追求效益最大化。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不断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并努力提高相关政策的公开透明度,以利于企业了解把握相关政策,积极参与项目的进程。

打造世界经济新增长点

宗良:“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受到沿线国家的普遍支持。习近平主席8月17日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八项要求,即切实推进思想统一、切实推进规划落实、切实推进统筹协调、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切实推进舆论宣传、切实推进安全保障,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一带一路”发展前景可期:

第一,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财富重心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转移。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25%,预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后,未来20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明显提升,2030年该地区GDP占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35%左右。世界财富也将向此区域集中。

第二,通过国际产能合作,相关国家经济结构升级将取得较大进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大规模投资也将拉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就业机会,使其实现经济腾飞。

第三,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良性互动。“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契机,推进人民币“走出去”,最终实现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又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便利,人民币结算大大降低贸易风险与成本。两者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其所取得的成果将日渐显著,“行胜于言、合作共赢”的理念也将更加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不仅造福我国人民,也将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更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为世界经济开创新增长点,为世界范围内的平衡发展作出新贡献。

为全球治理体系升级贡献宝贵经验

周密:展望未来,全球经济仍需要新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一带一路”涵盖区域多为发展中国家,资源要素禀赋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释放发展潜能的空间较大。在一定时间内,各国和各级政府仍应在“一带一路”推进上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有效的市场机制。伴随亚投行支持项目的扩大以及域内外金融资源参与力度的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资本流入的重点,这将有效支撑域内经济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周期较长,但其作用不可低估。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电信基础设施的建成,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动力,有利于降低要素配置和需求满足的风险与成本。必须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并不是单纯强调将中国与域内国家联通起来,而是提倡域内国家间的互联互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寻找新的可持续增长路径,需要作出更多尝试。“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在更大范围内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向产业链高端或高技术产业跃升,打造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发展优势。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中国自身产业的需求,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而且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形成整合力量。在以WTO多哈回合为代表的多边贸易新规则推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各方可以群策群力,在“一带一路”域内先行推动探索区域经贸规则,实现符合域内国家发展阶段和特点的规则,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升级贡献宝贵经验。(中国商务新闻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