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7C对策
近期,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2016年1-6月,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9.8%,拖累外贸进出口整体下降约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出口分别连续18个月和16个月下降。大量企业选择外迁至东南亚等地区而非我国中西部地区。2016年1-6月,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6.4%,降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下滑及向外转移的原因
(一)2007年后加工贸易政策收紧。为了平衡贸易收支,2007年起,我国加工贸易进入政策收紧阶段。从此,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而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2008年,一般贸易占比达到48%,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占比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相反,东盟国家对加工贸易仍采取鼓励政策。
(二)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当前,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每小时3.27美元,比越南高三分之二,比马来西亚高四分之一。预计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将在2019年分别达到越南劳动力成本的177%及印度的218%,而在2012年分别是147%及138%。同时,“五险一金”的征收比例过高,超过企业劳动力成本的40%,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三)产业配套不完善。相比于东部地区超过95%的产业配套率,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率不足30%。中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布局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上游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资源共享度低,协作配套能力不高。
(四)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成本是制约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由于中西部地区远离出海口,直接导致运输成本高、交货周期长。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差距,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还无法做到有效衔接。与此相比,东盟国家的海港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可以通过海洋运输降低加工贸易的物流成本。
(五)通关效率较低。中西部地区由于距离沿海上千公里,海关查验与边防检查脱节,造成在内陆和沿海的重复查验。此外,由于加工贸易起步晚,中西部地区的通关专业人才匮乏,加上政府部门缺乏通关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使得中西部地区通关效率低于东部地区,极大影响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六)GSP及自贸协定有利于东盟对欧出口。2015年8月达成的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将消除99%以上的关税,只有一小部分税目将通过关税配额实行部分自由化。越南出口至欧盟的产品从协定的签署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中国企业向欧盟出口相关产品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七)TPP有利于东盟承接产业转移。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越南等12个国家达成一致。2016年2月4日,12个国家正式签署了TPP协议。TPP将对近18000种类别的商品降低或减免关税。以中国为生产基地的纺织商为应对国内劳工成本上涨,或将进一步到越南扩产及进行产业转移。
加工贸易下滑及向外转移的后果
(一)减弱经济增长速度。外贸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加工贸易仍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15年,一般贸易顺差只有2967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达到3513亿美元。一旦加工贸易持续下行,将减弱经济增长速度,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二)阻断技术外溢。加工贸易通过技术外溢,使得我国产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工贸易,通过“干中学”,吸收掌握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由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工贸易也带来了竞争,在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的交互作用下,促使本土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竞争,由此推动本土企业新技术的更快吸收和创新。一旦加工贸易持续下滑,将阻断技术外溢通道,不利于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三)加剧就业压力。加工贸易也是吸纳就业,尤其是中低端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如果加工贸易继续下滑,势必会加剧中低端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不利于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
7C对策
(一)创新区域协调共进机制(Cooperation)。把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推进梯度转移的工作重点,调和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利益关系,实现错位互补。加强顶层设计,首先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跨区域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其次在各省级层面建立协调机构,随后逐步细化到建立城市间的点对点的协调机制。各区域间协同建立规划编制合作机制,协同打造合作示范区,促进梯度配置机制形成。
(二)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Common Build)。从共建主体上来看,可以采取园区与企业、园区与政府,园区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合作等模式;从共建方式上来看,可以采取援建、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以及异地生产统一经营等模式。为建立明晰的利益共享机制,一方面,应打破现行GDP统计上的属地原则,制定GDP指标分解和跨区域合作的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另一方面,可采取将转移企业的管理营销部门留在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只承接加工制造部门的做法。
(三)完善产业配套体系(Consummation)。一是推动加工贸易价值链由水平分工变为垂直整合,加强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建设,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一大批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集聚,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二是依托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形成大中小项目配套、大中小企业聚集发展的格局。三是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四)优化物流环境(Circumstance)。一是加强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的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推进“互联网+物流”,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加提升仓储智能化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五)提高通关便利化(Convenience)。一是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形成整个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链条的保税流转。二是大力推动“区港联动”,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是推动特殊监管区域保税货物的“区间结转”模式,取消区域间传统结转转关,使企业充分享受“分送集报”“自主运输”等多重便捷的通关服务。
(六)加大技术工人培养力度(Cultivation)。一方面,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面向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探索由政府发起建立技术人才培养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实现政府资源、企业培训资源、社会教育资源三方结合,共同为知识密集型加工贸易培养和输送人才,储备人力资本。
(七)建立信用信息沟通机制(Communication)。一是强化公共服务支撑,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及第三方机构,搭建跨区域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加强供需双方沟通交流。二是选择具有一定基础,主导产业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的产业园区,向其他地区提供样本经验。三是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