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创新大家谈(上)

专家圆桌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 龚晓峰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 赵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芮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黄繁华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共同主席 何伟文

(排名不分先后)

海关总署5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4%,显示出我国外贸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5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要多措并举,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外贸创新知易行难。如何加快外贸企业自我革命式的转型和创新的步伐?如何让外贸企业实现从批量加工到技术引领的嬗变?特邀业内专家,为中国外贸创新建言献策。

外贸创新更应注重“四个结合”

龚晓峰:一是要与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都在主动迎接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寻找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我们不能就外贸谈外贸,就创新谈创新,而应做实基础,做好基础产业,做强企业。企业活,创新活,产业活,外贸活。东莞外贸之所以率先走出低谷,与企业主动转型有关,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绝对不会等、靠、要,他们在求生存中不断发展创新。

二是要与科技创新和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相结合。鼓励出口的政策非常重要,但如果企业主要依靠国家出口优惠政策、劳动力成本低、低附加值生存,这样的企业难以发展,此种方式带来的外贸增长也不可持续。因此,应鼓励引导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引导各级政府创新管理方式,拓宽为外贸服务人员的国际视野和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引导各地政府和企业注重引进科技型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三是要与“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相结合。目前发达经济体纷纷来华推介其利用外资政策,他们看中的不仅是资金,还认为中国有很多产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符合他们的标准和产业鼓励方向。我们应趁势而上,有序有效引导和鼓励同类产业和领域的企业按照产业链发展规律整体“走出去”,扶优扶强。外贸部门应与产业部门积极互动,不能各自为政。

四是要与产业和外贸领域商协会的建设相结合。发达经济体的商协会在目标国都设有分支机构或独立运作机构,它们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急先锋,是企业解决国际投资贸易纠纷的大本营,是研究目标国政策和市场的好智库,是企业抱团发展的俱乐部。我国大部分商协会是“二政府”,存在知识老化、工作僵化等问题,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提高商协会的服务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做好“加减法” 促进外贸“优进优出”

赵萍:第一,创新贸易方式,鼓励发展新型贸易业态。跨境电子商务是最为典型的新型贸易业态,正呈现出红火的发展态势,去年跨境电商增速超过30%。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商延长了外贸产业链,把外贸阵地延伸到了国际贸易一线,直达零售终端,甚至送到消费者手中,提高了供应链效率以及单品附加值和利润增长率。

第二,提升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优进优出”。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加上地方出台的配套政策、给予的资金支持,低端外贸产业严重过剩,投资回报递减,出口竞争力下降。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要“加法”“减法”一起做,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外贸供给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协同。要有国际视野,充分整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要加强预警信息的搜集和发布,构建官民结合的经贸摩擦应对机制,促进国内外供需顺利、高效、无障碍对接,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第三,优化外贸结构,补齐服务贸易发展短板。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在我国GDP占比已上升到50.5%。在第二产业增速换挡之际,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增强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但是,无论是与国内服务业相比还是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的总规模偏低,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短板。去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15.4%,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不足。应借鉴西方国家“外贸服务先行战略”,制定服务贸易促进的国家战略,确定目标、手段和重点,促进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实现“补短板”。

打好投资、进口、服贸三张“牌”

庄芮:第一,要重视以投资带动贸易,特别是结合“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价值链或全球价值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带着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到海外投资设厂,以此带动相关中间品或零部件的进出口,形成我国外贸发展新动力。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外贸持续多年的增长主要依靠加工贸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经济体日益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作用逐步降低,未来我国应更多重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外贸发展。

第二,要重视进口贸易,推动贸易便利化。此前我国外贸长期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现象。在外需疲软的情况下,推动我国外贸发展需充分发挥进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国内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我国未来能进一步调降进口商品关税,增加贸易便利化措施,减少进口贸易障碍,相当一部分海外消费有可能转向国内进口商品市场,由此带动外贸增长。

第三,要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我国服务贸易虽然发展较快,但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出口并不理想。在实践中,企业对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政策并不完全了解,加之有些专项资金申请门槛较高、程序复杂,导致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外贸由于长期把发展重心放在货物贸易上,相关监管制度、监管程序具有显著的货物贸易管理特征,用货物贸易监管模式管理服务贸易,成为阻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应及时调整、创新服务贸易监管模式,使服务贸易出口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

从供给侧入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黄繁华:中国外贸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内涵看,它包括贸易产品创新、贸易商业模式创新、贸易制度规则创新等。从外延看,它既受制于国际市场,又与国内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外贸创新的核心是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当前中国外贸创新的空间和路径非常广阔。从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看,中国应进一步促进企业提升创新驱动力,不断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具体而言,要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发展的对接,培育更多更具竞争优势的外贸新产品。要加快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使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要通过倡导工匠精神和提高外贸产品的品质,满足新市场特别是国际中高端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商业模式、贸易方式和领域正成为国际贸易创新的热点。商业模式创新如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以及海外仓等不仅具有长期效应,而且在短期内就能培育出外贸增长新动能。中国还应积极鼓励企业及时捕捉诸如自贸区及其他国际性、区域性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利用在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和贸易投资一体化等进程中的新商机,挖掘服务贸易等新业务、新领域。

目前,中国外贸政策和规则创新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提高外贸管理体制的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加快改革不适应新型商业模式发展的体制机制。比如,要制定跨境电商产品检验检疫申报放行监管模式、探索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通关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政策创新等;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方面,要尽快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进一步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方案。第二,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及时解决外贸创新型企业面临的融资、便利化等实际困难。第三,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让全球优质产品和服务向中国集聚,或者在更为充分的竞争环境中被创造出来。第四,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和改善政府有关部门对外贸企业的服务,积极维护企业利益等。

传统外贸产品须大做创新文章

何伟文:外贸创新首先是产品、技术创新,其他所有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均无法与之相比。产品竞争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核心技术。它不仅适用于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适用于传统产业。国外很多一流的核心技术大量用于传统产品上。日本的电饭煲、马桶盖也都是传统产品,但竞争力极强。我国的出口门类中大多数是传统产品,因此在强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要把力量放在传统产品核心技术的创新上。

正因如此,我国对出口创新基地的扶持不应仅限于高新产品,而应渗透到各行各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出口创新基地不应以地域为界,而应以技术导向为界,只要符合产品技术创新指向,即赋予相同扶持政策。

外贸创新其次表现在设计的创新上。美国纽约营销公司7W总裁伊莎贝丽曾表示,美国人很喜欢中国产品,但不喜欢中国设计的产品。无论是提升核心技术还是设计创新,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与目标市场主流经销商或市场顾问公司签署独家设计或代理的排他性协议,防止他人假冒。杜绝侵权假冒行为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对侵权公司永久吊销营业执照,处以十倍罚款并计入诚信档案。

外贸创新最后还要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作用。跨境电商本身也需要创新。通常意义的跨境电商并不能提升产品核心技术,而且容易使无序竞争发挥到极致。应努力引进和创造更高级的跨境电商,诸如德国的SAP。规范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可采用如下办法:凡是在平台销售假货的跨境电商,电商经营者按金额的5%罚款,并计入诚信档案。诚信档案采取扣分制,每年有固定的分数,一旦扣完,年内必须停业,从而推动跨境电商经营者配合打假。(国际商报)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