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 “优进优出”战略助推外贸升级
日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展望十三五”第三场报告会上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实施优进优出战略,着力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把服务贸易打造成为外贸新增长点,提高进口综合效益。
据了解,“优进”就是要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高虎城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壮大装备制造等出口主导新产业,把服务贸易打造成为外贸新增长点,提高进口综合效益。首先,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建设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从价格竞争力向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竞争力转变。鼓励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到海外建设仓储中心、展示中心,带动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口。
同时,抓住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升温的机遇,通过投资带动贸易,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装备产品出口,打造新的出口主导产业,进而带动相关的技术、标准、服务出口,推动我国出口从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
其次,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在巩固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的同时,加快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贸易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把服务贸易打造成为外贸新增长点。此外,还要提升进口综合效益。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服务进口,提升国内生产技术和服务业水平,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稳定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保障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丰富国内市场高端优质商品供给,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据商务部调研显示,今年我国出口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外贸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外贸数据持续低迷,商务部近日组织调研组赴广东、江苏等占全国进出口额97%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成本上涨快、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在商务部例会上表示,商务部正总结梳理200家典型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拟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推广。沈丹阳称,从20个地方的调研情况看,地方普遍认为,今年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但我国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我国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的态势没有改变,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从200家企业调研情况看,企业坚持持续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反映了我国外贸未来发展趋势,说明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是必须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眼下,我国外贸主要靠拼规模、拼成本支撑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必须由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结合转变,坚持持续创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是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此,有专家指出,当前包括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对出口融资的支持力度等在内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作用已开始显现,未来稳外贸的着力点仍需放在政策落实上。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也表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贸易大国,而且已连续数年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外贸发展目标相应日益“高大上”,对国际市场目标从“参与”转向“引领”,包括影响全球贸易规则制定、布局全球价值链、配置利用全球资源、收获更高层面的制度红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靠低成本加工、大进大出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效率,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从规模速度主导转向质量效益主导,从服务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向服务于GNP(国民生产总值)转变,真正实现从贸易大国升级为贸易强国。
可以看到的是,从企业到政府,我国正在切实铸造开放经济新优势,升级、创新、效益日益成为我国外贸的主旋律。(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