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
商务部日前表示,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2016年将着力推进外贸领域的供给侧改革。2015年,尽管我国继续保持第一贸易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也稳中有升, 但外贸进出口却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双降”,没有完成2015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进出口增长目标设定在6%左右”的目标,成为25项量化指标任务中唯一一个没有完成的目标任务。
贸易量靠什么来推动?
在国际经济学领域,有著名的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即贸易量的大小与国家间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以地理距离为代表衡量的贸易成本成反比。引力模型成为国际贸易领域解释和预测国家间贸易流量最为成功的模型,且众多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流量对经济规模(GDP)的弹性大概为1%。
我们的外贸为什么会出现下降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外的GDP导致的外需持续减弱,主要表现在全球的经济形势依然很严峻,特别是全球的经济增长分化非常严重。例如,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增长的势头好一点,但是欧洲比较弱,日本基本已经停滞了。增长态势的不确定意味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很大,所以中国的贸易增长也不能确定。二是中国本身的经济似乎也不容乐观,2015年经济增速不足7%。贸易的两大推动引擎不能恢复,贸易下降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世界和我们自身的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带来的经济减速外,还有其他原因使得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进行国际贸易最为根本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但经验告诉我们历来都是靠价格取胜,质量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难怪2015年我国的境外消费额达到1.2万亿元。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现在我们在价格方面也已经不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了,如中国低技能工资已远远超过越南,越南现在的工资水平只相当于我们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每月仅有250美元。与非洲国家相比,这个差距更大,我们的工资是埃塞俄比亚工人工资的10倍。成本优势的下降从我们加工贸易比例近年来不断下降的事实也能得到验证: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重是55%;10年后的2015年,加工贸易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不到35%。
另外,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也会导致贸易的波动,把这些因素放到引力模型中也能解释贸易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全球市场汇率的波动非常大,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大幅下跌。此外,TPP等因素也会有影响,如越南加入了TPP,实现零关税会给我国外贸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多方力量如何汇合?
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自身原因就需要仔细分析并有所作为了。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当下外贸供给侧改革显得更加重要。如何汇合多方力量在外贸领域“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毋庸置疑,过去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在新形势下,外贸企业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优良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竞争新优势。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从原来以量取胜转为以质取胜,追求“优”而“强”,从过去的‘长个子’向‘长智慧’和‘长能力’转变,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进行战略转变。
企业在“供给侧改革”最深层发力,就是要提升供给的质量和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和附加值,推动进出口产品的升级。落实到细节上,就是要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说过,从长期来看,生产率近乎是一切,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依赖于生产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教授也提倡,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则是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虽然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但却需要坚持不动摇地做下去。
除了企业在生产率上下功夫外,做好外贸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必须要有政府其他的配套政策加以补充。如政府在短期内做一些措施,为外贸领域减库存去产能,降低企业的成本。
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苗头较好,增长率也非常高,并且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政策设计特别是税收的环节上发力,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此外,在外贸的新业态方面,很多新生事物也需要我们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推进,如确保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服务外包出口和名优特产品出口较快增长。
站在全球视角推进?加快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进一步“走出去”,着力点是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优势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在更广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提高政策标准和力度?虽然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不断扩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如今TPP正式生效,如果中国没有积极参与谈判,成为成员国,可能会造不利影响。第一,随着TPP自贸区的建立,贸易扩大和转移效应会刺激区内贸易,中国产品受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因素的影响,竞争力将出现下降,出口受阻。因为新的自贸区规则通过排他性的高标准规则协定,对非成员国形成了合理的贸易保护,这是从最终产品角度来分析的。第二,由于TPP采用的原产地原则,而中国没有加入TPP不是其协议国家,那么TPP成员国家从中国购买原材料或中间商品就不能免关税,这势必也会大大减少其他国家对中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或许,我们可以开始考虑参与TPP谈判了。(进出口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