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税金融 → 动态 

2022年11月人民币汇率月评

一、市场回顾

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震荡加剧。月初受美元指数飙升、中美利差走阔叠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在岸人民币贬至7.32上方的十四年来新低,与3月初的年内高点相比贬值幅度达到16%,境内外价差一度走阔至500点以上。日内波动加剧,其中11月4日、11日的日内波动超过1000点。

中旬,随着美国通胀数据降温、紧缩预期的缓解、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加之国内政策暖风频吹、国家卫健委发布精准防控二十条改善了市场预期、房地产供给端、融资端利好不断,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反弹,一度升至7.02下方。截至11月末,人民币汇率收于7.1435,年内贬值约12.08%,同期美元指数上涨11.50%,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收于97.28,较年初走贬5.86%。

11月以来美元指数出现显著回落。月初美联储议息会议再次加息75个基点,美元指数冲高至112上方,随后破位下行,月中迅速回落一度触及106下方的今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回撤幅度超过5%,月末收于106附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月初最高触及4.22%,之后跟随市场风险情绪的逐渐回温出现大幅下行,月末收于3.70%附近。美元指数的本轮回调,一方面得益于美国10月通胀数据的回落,通胀见顶后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前景进行了重新定价,加息预期有所回落;另一方面与近期欧元区、英国和中国等非美经济体的经济预期回暖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国股市纷纷开启底部反弹,释放了前期美元的避险需求。

二、国内经济数据

1、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CPI同比升2.1%,低于市场预期,PPI同比降1.3%,略高于市场预期。从分项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1.8%,成为最大贡献项。核心CPI低位运行,显示出核心需求依然疲弱,散发疫情对需求的压制仍在。由于高基数效应,PPI自2020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高于市场预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实体经济正在企稳。总的看来,国内通胀压力不大。

2、10月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7%和49.0%,均比上月下降,落至临界点以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总体稳定。但从环比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出现放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在收缩。

3、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10月出口同比下降0.3%,前值为增5.7%;进口同比下降0.7%,前值为增0.3%。10月贸易顺差851.5亿美元,预期959.7亿美元,前值847.4亿美元。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高通胀迫使主要央行快速收紧货币政策,需求进一步受到压制。外需趋于疲弱,加之人民币贬值,以及高基数效应,令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出现负增长,但贸易顺差环比小幅增加,且处于较高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作用仍在。展望11月和12月,外需仍疲弱,叠加高基数效应,预计中国出口增速或仍将出现负增长。

4、外汇局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我国10月银行结汇1701亿美元,售汇1820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19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347亿美元,对外付款4432亿美元,逆差85亿美元。受国庆节长假因素影响,10月银行结售汇规模环比出现较大回落,其中,结汇量较9月减少513亿美元,售汇量较上月减少312亿美元,由此导致的结售汇逆差119亿美元为2019年6月以来最大规模。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下降3个百分点至65.3%,为四个月新低,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上升3.5个百分点至71.2%,为半年新高,结售汇意愿差约-6个百分点,为2020年6月以来最大。

5、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结束了两连跌。今年以来外储减少了近1980亿美元,跌幅近6.1%,同期美元指数上涨了16.3%,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了近260BP。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是造成外储下滑的重要原因,但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6、10月份,股票通项下延续净流出,流出规模由上月424亿元扩大至1249亿元,为2021年2月以来新高。其中陆股通项下(北上)累计净卖出573亿元,创2020年4月以来新高,主要反映了海外央行加息预期增强,以及国内疫情反弹、经济弱复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10月份,恒生指数继续下跌,累计跌幅连续两个月超10%,港股通项下(南下)资金加速流入,全月累计净买入676亿元,创2021年2月以来新高。随着中美利差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均值由9月份的86个基点扩大至10月份的135个基点,但债券通项下境外机构净减持人民币债券规模由9月的707亿元大幅收窄至265亿元,为本轮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以来新低,表明利差因素驱动的交易盘调整已接近尾声。

7、10月社融增速10.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反映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需要政策发力扩内需。M2同比增速11.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5.8%,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再度走阔,反映实体经济活跃度下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0.5%,时隔5个月后再次转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5.8%,增速均有所放缓。此外,估算10月基建投资单月增速从上月16.3%的高位回落至12.8%;地产行业仍在负增长,未有明显改善,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增速从上月的-16.2%再度扩张至-23.2%,地产投资单月增速则从上月的-12%再度扩张至-16.0%。当前地产供给端融资支持政策效应尚待显现,外需及出口回落则具有确定性,短期经济仍有压力。

三、国际经济数据

1、美国10月CPI下滑、PPI低于市场预期,通胀数据浮现降温迹象。

美国10月CPI数据同比上涨7.7%,低于9月份的8.2%以及市场预期值7.9%,也创下了年初以来的最小涨幅;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6.3%,低于9月份的6.6%以及市场预期值6.5%。美国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增长8%,较9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并且低于市场预期的8.3%;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年率增长6.7%,远低于预估值7.2%。美国通胀出现降温迹象,市场憧憬通胀可能见顶,强化了对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

2、欧元区10月CPI同比终值维持历史新高

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CPI同比终值为10.6%,初值为10.7%,同比增速再创历史新高,前值9.9%;尽管同比终值较初值有所下调,但依然是历史最高位。能源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仍是推高欧元区通胀水平的主因。尽管欧洲央行激进加息,但数据显示,欧洲通胀压力并未出现明显好转。

3、美国10月非农数据高于预期

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1万人,虽为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但远高于预期的20万人,前值为26.3万人;10月失业率为3.7%,高于预期的3.6%,前值为3.5%。

四、国内动态

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

11月11日公布的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举措有助于减弱疫情对经济的约束,有利于市场主体信心修复。从短期来看,政策优化对经济运行的具体影响,还要看秋冬疫情的发展情况及各地落实程度,目前各地疫情显著抬头,今年冬季疫情防控仍会在一定程度上继续约束经济活动的回升。

2、多部委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近期,地产纾困政策密集出台,“第一支箭”即信贷政策,政策性银行提供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国有大行向地产企业新增1.28万亿元融资支持。“第二支箭”聚焦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达2500亿元。“第三支箭”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涉房企业再融资与重组上市时隔6年再度开闸。总的看来,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11月11日公布“地产16条”后,支持地产企业融资的政策陆续出台,纾困地产的政策进一步夯实,房地产市场及相关产业链将逐步企稳复苏。

3、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11月25日,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在实施力度上,本次降准与前次降准(4月15日)一致,据测算,此次降准将再度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并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为四季度宽信用发力和明年信贷开门红做好准备。

五、国际动态

1、美联储年内第6次加息

11月2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到3.75%至4.00%。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BP。至此,美联储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六次加息,并且从6月开始,保持着1994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美联储续重申需要继续加息,直到利率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但表示将在制定政策时考虑累积紧缩和滞后效应。在月底公布的会议纪要中显示,与会官员对于经济增长前景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大多数官员倾向于放缓加息的步伐,暗示12月的加息幅度有望放缓至50BP。

2、欧洲央行公布10月议息会议纪要

欧洲央行公布的10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通胀可能变得根深蒂固的风险正在增加,无论前景如何恶化,都要遏制过高的通胀;在货币政策立场正常化并基本进入中性区间后,可能仍需要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认为不再有必要进行前瞻性指导。欧洲央行本轮紧缩周期已累计加息200BP。从纪要内容看,欧央行官员对于通胀整体持悲观态度,尽管经济活动放缓,也要坚持继续快速加息。目前货币市场定价的12月欧央行将有84.5%的概率加息75BP,鉴于欧美货币政策差异可能收敛,欧元或将得到支撑。

3、英国新一届政府公布550亿英镑的财政计划

该计划包含约300亿英镑支出削减和250亿英镑的增税。试图填补公共财政的巨大缺口,恢复英国经济信誉。当前飙升的能源价格和吃紧的劳动力市场成为英国经济的两个重要拖累,此前特拉斯的“迷你预算”曾一度引发债市崩溃,亨特则表示削减开支将以更“平衡的方式”进行。此前公布的英国今年第三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2%,英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新预算计划料难短期内扭转劣势局面,但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

4、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举行会晤

11月14日,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双边会见,两国元首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中美元首会晤被安排在G20领导人峰会开幕的前一天,向本届G20峰会以及担忧中美走向对抗的国际社会传递出积极信号。本次会晤时点特殊,处于多个周期性的叠合点上,是中美完成各自国内重大政治议程之后的首次会晤,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在疫后面临重大挑战的时点,为双边关系止跌回升提供了机会。

六、汇率展望

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利好因素不断,美国10月通胀数据浮现降温迹象、紧缩预期缓解、美债收益率回落,带动了美股飙升,一方面是美元指数高位回落,改善了全球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国内政策暖风频吹,防疫政策不断优化,改善了市场预期,北向资金出现连续的净流入,同时近期有关部门连续出台稳楼市重磅政策,房地产供给端、融资端利好不断。前期监管稳汇率的政策叠加效果也逐步显现。综上,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明显减弱,7.32附近的位置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对人民币形成保护,而阶段性利好可能仍将推升人民币试探前期7.02附近的高点。

中长期来看,尽管美联储的激进紧缩让通胀看到了拐点,但通胀的绝对水平仍然处于高位,且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偏紧,非农就业和薪资保持上升势头,能源方面,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不增反减,而俄油俄气的供给缺口在短期内也很难完全填补,因此通胀仍存在不确定性。再看非美方面,虽然欧洲经济今年可能避免了最坏情况的发生,但其仍可能会在2023年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可能会成为稳定明年全球经济需求的重要力量,但考虑到相关政策利好对经济的传导需要一个过程,正面影响仍需时日。因此美元指数在筑顶的过程中可能还将出现反复,人民币汇率究竟是就此反转还是继续低位震荡,仍需观察。

操作建议: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行情下,企业更要坚守风险中性的“初心”,以“定投”的思维进行汇率保值,将财务部门定位为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对于结汇客群而言,鉴于人民币近期低位震荡且日内波动加大,建议加大保值比例,分批锁定远期价格,对结汇价格要求较高的客户可搭配相关期权组合产品,进一步提升结汇价格;对于有购汇需求的客户,可以选择通过期权产品降低购汇方向的风险准备金成本。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