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部非洲市场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经营的深入,我们愈发感受到南部非洲承包市场的复杂多变。这种变化给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促使我们转型求变,谋求新发展。

南部非洲面临的形势

南部非洲国家与中国合作仍然是主流。除南非外,中国企业在南部非洲国家的签约项目占主要比例。中国技术和资金仍是基建市场的主要解决方案。随着中非峰会“八大行动”计划的落实,优惠的政策引导和多元化资金的注入,将会给企业在南部非洲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动力。

南部非洲区域国别多为资源出口国,近年经济疲软,现汇市场低迷。如安哥拉的石油产业、赞比亚的铜矿产业都是其经济命脉。过去几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浮动,原料出口国财政收入下滑,现汇市场较为低迷,项目取消、缓建、工程款延付等风险日益突出,企业存量较多的国别竞争更加残酷,生存质量不容乐观。

南非区域国家借债能力已过鼎盛期,原有模式举步维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安哥拉总外债约为380亿美元,赞比亚总外债约为140亿美元,两国的债务率、负债率及偿债率等外债指标均已逼近或超过“红线”。所在国政府借债审批更加严格,金融机构批贷放贷态度更为谨慎,原有以框架模式推动的项目急剧萎缩,政府和金融机构更推崇通过项目融资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

政府大多经历换届,国家内部处于发展方向探索期,大型项目落地变数较多。安哥拉和津巴布韦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经历了总统换届,新一任政府高层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向仍处于探索期,大型项目落地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确定。政府的摇摆和政治的平衡,直接影响项目发展的优先级、动力以及推动进度。

升级路径及方案探寻

虽然南部非洲面临很多问题,但除南非外,南部非洲大多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面临原材料加工不深、基础设施不足、城市问题突出等问题,发展空间潜力巨大。针对上述形势,中国港湾积极应对,以创新推动业务发展,助力中非合作。

一、思维创新

1.建设新领域

中国港湾尝试跳出传统行业思维,多领域多维度策划,关注新领域开发机会。如针对安哥拉首都垃圾过多堆积的问题,公司积极推动垃圾发电项目。针对罗安达周边修船难的问题,公司尝试投资修船厂,取得良好的效果。结合所在国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度,公司参与马达加斯加农业开发和产品深加工。

2.开发新技术

技术创新一直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有利武器。中国港湾通过科研创新优化业主方案,使用BIM技术强化设计和施工管理,成立专项课题研究硅藻土、珊瑚礁等地质问题,不断地降低成本,减少工期,增强质量,提高业主的满意度和对公司的认可度,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3.找寻新伙伴

中国港湾通过整合新伙伴、优势资源,实现多领域建设、全产业链覆盖。公司通过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承包商合作,参与莫桑比克、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等项目投标,增强投标竞争力。公司通过与国际运营商的合作,实现产业链延伸,参与投资和运管领域。公司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实现项目的快速落地。

二、定位创新

我们立足做“政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承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围绕中非“八大行动”,推动“五商中交”海外落地。

非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举债,更需要企业投资共同开发。我们深度挖掘国家和区域发展重点,寻找适合企业的发展机会。如结合内陆国家物流枢纽的区域位置优势,公司积极参与主要物流通道的PPP项目。结合沿海国家海洋资源丰富特点,公司参与渔业开发等投资项目。结合资源开发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难的特点,公司探讨成为以通货量为担保的通道服务商,积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三、模式创新

南非区域国别相对来说具有区域优势明显、经济体量和投资环境相对而言良好、油气矿产等资源丰富的特点,但面临债务负担高、融资难的特点,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制定法律、开放投资领域,吸引投资商。

为此,中国港湾主动参与更高级别的国际分工,积极转型,坚持“产业引领”,从产品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在实践层面从提供产品向培育产业转变,在保持“设计—采购—建造”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投资—运营”高附加值两端拓展。

在喀麦隆,中国港湾借助中国的优惠贷款承接了该国最大的港口——克里比深水港,并与法国达飞、博洛雷等著名运营商和船运公司组成联营体,获得克里比深水港25年的运营权。运营商的介入不仅缓解了港口建设的前期投入,也为项目还款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推动项目融资落地。

中国港湾不仅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也延伸了自身产业链,参与到了非洲港口的运营管理。

与此同时,中国港湾还深度参与克里比港区发展规划,参与疏港路的投资和建设,签订了港口物流园区投资协议,积极协助政府开展了政策制定和招商引资。

这种投贷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开发模式,不仅发挥了克里比深水港作为中西非枢纽港的区位优势,进一步释放港口腹地发展潜力,而且真正发挥了中国资金的支持效应,助推了企业的产业落地和长期发展。

在尼日利亚,中国港湾正在与港务局合作,以BOOT模式投资建设尼日利亚莱基港,港口年设计吞吐量为120万标准箱,项目总投资约10.5亿美元,特许经营期45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尼日利亚唯一的深水港,不仅能解决老港滞港、集疏运问题,还能带动拉各斯东部发展,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国港湾在资产层面控股、运营层面参股,尼日利亚政府则对项目股权、债权提供财政担保,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有效平衡。

同时,该项目紧邻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这种典型的“前港后园”模式,既能为港口运营提供支撑,又有利于打造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特区,提振了尼日利亚的发展信心,受到所在国的高度认可。

在更多的沿海国家,中国港湾基于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政府的发展规划,正在与所在国港务局落实以PPP模式开发渔港的方案。公司除负责港口、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将联合远洋捕捞公司、渔业加工企业进行渔业资源开发,通过海产品销售收益反补基建成本,实现项目投资收益平衡。

当地政府除了获得地区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还能长期分享收益分成,解决当地劳动就业,真正与企业实现合作共赢。

当前,在非洲经济普遍存在高负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情况下,承包工程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依赖传统模式、同质化的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产业链完整、比较优势明显、更能满足业主需求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青睐,这将是承包工程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