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竞争或影响中企海外经营
1948

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安全方面的挑战变得日益错综复杂。我国企业在境外收购技术、参与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进行生产布局的难度和风险加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性和主动性,把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面临的新挑战、压力与风险探索清楚,把工作做在前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周力在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和保合风险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于1月15日举办的《中资企业海外安全风险评估报告(2018)》发布会上表示。

《报告》显示,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及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使海外中资企业遭遇的安全风险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资企业在海外遭遇各类重大安全风险事件共413例。其中,地缘战略风险事件79例,政治风险事件89例,合规风险事件67例,极端安全风险事件8例,刑事治安风险事件146例,社会风险事件13例,疫情和自然灾害风险事件11例。从风险分类来看,刑事治安风险占比最高,约占35%;政治风险、地缘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分列二至四位,分别占22%、19%和16%;社会风险、疫情和自然灾害风险以及极端安全风险占比均低于5%。

“2019年,中资企业在海外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合安全高级专家、《报告》执行主编王在邦分析,未来,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世界经济低迷、多国政局变动、全球恐怖主义蓄势再起四大战略性、全局性和决定性因素,将深刻影响中资企业海外安全。

《中国贸易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报告》所提及的众多风险中,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违反出口管制的合规风险。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影响,未来中企遭遇该风险的概率非常大。美近期通过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为军民两用物项的岀口管制提供了永久性立法基础,明确列出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定位导航、微处理器技术、量子计算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前沿科技关键领域的14类技术进行出口管制。目前,全球被列入美商务部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主体数量已达1000多家。出口管制事件不断增多且更趋复杂,加上美国的“长臂管辖”,令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风险。美国已对朝鲜、叙利亚、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古巴等多个国家实施制裁。未来,企业的业务模式是否与制裁名单上的公司或人员有潜在联系、合同是否存在与制裁相关的任何条款等,均将成为中资企业重要的风险爆发点。

二是中美竞争引发的地缘战略风险。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未来中资企业在亚洲、非洲等重点地区遭遇这一风险的概率很大。为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美势必将加紧推行具有强烈地缘战略色彩和对华指向的“印太战略”,进一步强化军事存在,并继续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抛出橄榄枝。同时对与中国交好的一些国家进行高压阻吓,抹黑中方在当地的投建项目。在非洲,美国抛出“新非洲战略”,公然表示要弱化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未来,美将加大在非投入,推动非洲走“美国模式”,降低中国影响。非洲将成为中美角力的新战场,中非合作将面临更多干扰因素,中国影响力大、投建项目多的部分国家,如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等,很可能成为中美地缘战略竞争的桥头堡。中美在非洲地缘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社会风险与合规风险上升,非洲部分国家对中企经营活动可能变得更加挑剔。

三是数据保护领域的合规风险。在美西方联手遏制中国的大背景下,欧盟出台史上最严数据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令中企面对这一风险压力巨增。GDPR将大大增加银行和消费金融等行业的合规风险。如数据未经许可提供给第三方、数据外泄、数据安全保护不到位等行为都将面临重罚。GDPR具有域外效力,其约束对象不仅限于欧盟内部企业,也包括欧盟以外向欧盟提供商品或服务以及监控欧盟数据的企业。对以消费数据应用为主要业务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而言,GDPR执行力度趋严将使不少中资企业“中枪”。

对此,王在邦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增强政治风险意识。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管理者可以不是政治家,但一定要有政治意识,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当这个世界经济有政治化的倾向时,不能意识不到。二是坚持本地化发展,在当地营造一个对中资企业友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三是要有的放矢地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