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看好“一带一路”开辟中德合作空间

文章来源: 一带一路网

习近平主席将于7月4日至6日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德两国分处欧亚大陆两端,互为各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社会各界看好双方巨大的合作前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开辟新的合作领域。

德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公开支持"一带一路"的国家,并积极加入亚投行。在"一带一路"领域,中德合作已取得不少进展。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称,德国各界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都很高。不久前,李克强总理访德时同默克尔总理就"一带一路"合作达成广泛共识;此次习近平主席访德,如何深化中德"一带一路"合作也将成为他同德国领导人会见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

他还透露,中欧班列是中德共建"一带一路"最有成效的项目,2016年中欧班列运行1702列,中德之间占1034列;杜伊斯堡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几乎每天都有一班来自中国的中欧货物班列抵达;中国是唯一能和德国的铁路技术相互兼容和互联互通的国家。

史大使说,德国拥有高端技术和装备,中德完全可以共同合作,使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更具竞争力,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合作。

他进一步指出,中德还在阿富汗开展矿业人才培训、灾害预防与救灾减灾领域合作,这也体现了两国对阿富汗和平重建与发展的支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中德经济合作空间只会增大,不会缩小。相信包括德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热情将会越来越高,具体的合作项目和成果也将越来越多,"史大使说。

德国联邦内政部前部长奥托·席利博士现年85岁。2004年,他曾随时任总理施罗德访问中国,那时他就坚信,中德合作可以为整个世界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他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项目,中欧双方可以商讨欧盟"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开辟新的合作领域。

席利说:"跨世纪的项目'一带一路'会为中德、中欧开辟出意想不到的合作空间。这个倡议说明中国在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德国和欧洲应该尽全力为这个项目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并积极的参与其中。智能制造、环保技术、文化和教育都是中德紧密合作的方向。将经济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会找到很多中德合作的可能性和契合点。"

"德国是欧盟核心大国,也是当之无愧的欧洲经济代表。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和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中德加强各领域沟通合作,对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推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以及加强全球治理政策协调联动意义重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说。

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晏思说,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额达到了17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与印度贸易额的10倍,虽然这两个国家的市场规模基本相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德国进行投资,去年,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绿色投资,其中不仅包含产品贸易、商品生产,还有技术研发。此外,还有很多中国公司并购德国企业。这些数字可以充分说明:中国对德国以及德国经济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

德国联邦雇主协会总会名誉主席洪德博士表示,应该消除贸易壁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通过陆路和水路将欧洲和德国与中国连接在一起。德国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为"一带一路"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因此,中德两国的合作就显得愈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