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一带一路”可成“环保高速公路”
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1月4日发表题为《昨天的丝绸之路可能成为明天的环保高速公路》的文章称,中国正在打造著名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升级版,在以经济扩张为名义的全球合作中,这一庞大计划备受瞩目。与此同时,一些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学者指出,“一带一路”计划也可能成为环境事业进步的高速公路。
文章称,从根本上讲,“一带一路”计划正在将连接中国与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超大规模化,并使其与海上丝绸之路相结合,以将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欧洲、非洲以及印度洋与地中海连接起来。
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近三分之二的全球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全球经济。
金钱是驱动力,因为该计划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它也可能创造充满机遇的道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专家在《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月刊上撰文指出,要从这种复杂且庞大的经济扩张中获益,需要一种不同的衡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专家刘建国(音)说:“‘一带一路’计划可以引领全球合作取得巨大进步。”他说:“环境挑战,例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沙漠化,以及空气、水、土壤污染和自然灾害,不会遵守人为的边界,所以现在是开始建立机制以取得环保事业胜利的时候了。但这也需要人们以一种成熟的方式理解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文章称,刘建国与他在中国和美国的同事采用了一种新研究框架,它让科学家得以理解和管理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相互联系,并将波及全球的变化作为考虑因素,以解释那些原本无法预见的结果。
他们强调,需要以更全面的全新方式去理解“一带一路”这种庞大计划的影响。刘建国说,考虑到气候变化、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该计划的意义尤其重大。
专家们的建议包括:建设能将许多国家连接在一起的基础设施,以公平有效地分配人口、资源和能源。
同时,应在分享方面有所创新。环境问题跨越边界,而所有国家都需要的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需要以全新的方式分担挑战和分享机遇。专家提议,通过创新研究使各国对成本效益问题有一个现实理解。多国联合研究项目和基于共同利益的环境保护将有助于培养惠及各方的观念。
文章称,“一带一路”计划的影响将波及许多国际机构和国家,即使其实际路径并不涉及这些机构和国家。专家建议,联合国等机构能够并且应该在所有国家共命运的领域(例如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减贫)发挥作用,以推动这些领域的事业顺利发展。
(文章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