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明珠:中白工业园
2015年5月12日,中国最大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占地91.5平方公里的中白工业园迎来历史性一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莅临园区视察。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园区管委会为招商局物流、中国一拖、中联重科、成都新筑等7家首批入园企业颁发入园证书,见证了中国福马、甘肃聚馨、烽火通信等14家意向入园企业向管委会递交入园意向协议文本。两国元首还共同在工业园发展蓝图上题名。
政府高度关注铸就园区发展新起点
中白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得到中白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得到两国元首的直接推动。2010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白俄罗斯,双方就在白方境内合作建立开发区达成共识,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进入白俄市场较早、对当地情况熟悉等有利条件,积极履行中白两国经贸合作责任,在同年10月就与白方经济部正式签署了《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建立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的合作协议》。2011年9月18日,时任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访白期间,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关于中白工业园的协定》,正式将该项目纳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2013年7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扩大相互投资,办好合资企业和中白工业园建设。2014年1月,在中白两国建交22周年之际,时任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访华,在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谈后,双方进一步深化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了合作共识,宣布实施《中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规划(2014-2018)》。在合作机制方面,建立中白副总理级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加强对双边合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在项目合作方面,提出将中白工业园做大做强,发挥示范作用。
2014年9月,张高丽副总理访问白俄罗斯期间,与白方领导人就加快中白工业园建设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商定由中国商务部与白俄罗斯经济部共同牵头成立中白工业园协调工作组,工作小组负责会同双方有关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推进工业园建设和招商。
中白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是园区的行政管理机构。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的经营实体,由中工国际、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执委会、白俄罗斯地平线公司于2012年8月发起设立,国机集团、招商局集团、哈投集团、明斯克市执委会陆续加入。
2015年5月1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提出要把中白工业园建设作为合作重点,发挥政府间协调机制作用,谋划好园区未来发展,将园区项目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和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中白两国元首的高度关注,标志着园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征程。
园区优势明显打造国际产业新地标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中白工业园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斯莫列维奇区,距首都明斯克市中心25公里,毗邻明斯克国际机场,距波罗的海克莱佩达港口约500公里,距莫斯科约700公里,距柏林约1000公里,莫斯科至柏林的M1洲际公路、连接明斯克市区到机场的M2高速公路公路穿越园区,未来还有连接机场与明斯克市区的轻轨穿过园区。
中国至白俄罗斯有渝新欧、蓉欧、汉新欧等多条铁路通道,而中白工业园位于该铁路通道的西南侧,与亚欧国家在陆路运输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从中国北京直达白俄罗斯明斯克的直飞航线,为企业开展商务往来和航空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园区生产的产品及服务通过公路、铁路、航空及海路可以覆盖欧亚经济联盟及欧盟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二、规划理念先进
中白工业园以先进的规划理念为先导,将国际成功的园区开发建设经验与白俄罗斯稳定的投资环境相结合,注重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突出“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思路,对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即道路、电力、给水、排水、通讯、燃气、热力和土地平整,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生产需求。
中白双方专家用了近3年时间,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以M1洲际高速公路的沿线防护林作为绿化景观带和分轴线,将整个园区的土地划分为北部的生产制造、商业物流区;中部的科技研发、服务外包区;西部集酒店、住宅、会展、湿地公园于一体的商务住宅区,以及南部的未来发展预留区。总体规划中保留了园区现有居民点和生态保护区,园区内总体绿化率达到50%。园区的各项环保设施齐全,将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使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为加快园区开发进度,首先规划启动一期8平方公里建设。一期用地性质分为工业、物流和公共配套等用地,规划建设高标准生产厂房、保税物流仓库、行政商务中心、快捷商务酒店以及商业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服务保障等全链条便利条件。
三、产业定位突出
中白工业园将依托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国家的广阔市场,面向全球,重点引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仓储物流为主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各行业前50强企业,通过中白工业园整合全球业务资源,逐步设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销售中心和财务结算中心、物流采集配送中心。
按照园区30年的整体开发周期,结合企业市场拓展,分步跟进商业、居住用地开发,增强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园区打造成为国际上产业布局领先、政策环境最优越、国际贸易往来便利化程度极高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同时,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并依托明斯克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吸引和积聚智力资源,建成集生态、宜居、兴业、活力、创新五位一体的国际新城。
四、政策条件优惠
2012年,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签发《总统令》,赋予符合主导产业的企业“十免十减半”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入园企业所得税、楼房和建筑物的不动产税、私有土地的土地税企业自注册之日起10年内免征,后10年减半征收,土地租期可达99年,进口关税与增值税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享受免除;免除外国籍员工强制保险;免除吸引外国劳动力许可的颁发费用和许可延期费用,免除在白俄工作的特殊许可的颁发费用和许可延期费用,免除在白俄罗斯的临时居住许可颁发费用;企业自产生总收益起5年内,免除企业分给创建者(股东)红利的利润税。
五、市场潜力巨大
白俄罗斯位于欧洲中部,总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0万。东部与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南邻乌克兰,西邻波兰,西北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壤,是欧洲和独联体国家间的交通要道与贸易走廊,也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联系欧洲的重要通道,为欧亚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白俄罗斯社会政治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素质较高,社会服务体系完备。完善的立法体系、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投资发展不可多得的先决条件。2015年1月1日正式运营的欧亚经济联盟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实现医药、电力、金融、天然气、石油、交通等重要市场的统一运行。白俄罗斯是欧亚经济联盟主要成员国(目前成员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亚美尼亚),企业市场潜力广阔。
六、服务体系健全
中白工业园在为企业提供税收、土地等多方面优惠政策的同时,倾力打造“一站式”高效服务体系,全部审批在园区内完成,提供投资洽谈、公司注册、报建审批、施工建设等阶段全过程服务。设置三级管理架构:第一级,中白政府间协调委员会,由两国政府部门组建,统筹推进中白工业园事务;第二级,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制定、企业服务、行政审批;第三级,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园区将实现服务沟通、政策畅通、法制顺通、信息灵通、资金融通、人才流通、生活便通,成为世界各国企业投资运营的最优产业平台。
七、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2015年底建成了一期起步区道路、管网主体工程,建成主干道路11.1公里。园区一期起步区基础设施可按计划于2016年底前完成。今年还将快速推进建设研发楼和标准厂房,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
八、招商引资初显成效
目前,已有招商局物流、中国一拖、中联重科、成都新筑、中兴、华为、白俄纳米果胶、甘肃聚馨等8家公司正式入园,还有中国福马、中国重汽、美的电器、烽火通信等22家意向入园企业。其中,招商物流、甘肃聚鑫、成都新筑3家企业已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展望未来共同谱写合作新篇章
“一带一路”不仅是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更是脚踏实地的深耕细作,白俄罗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欧洲延伸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欧盟和独联体之间以及波罗的海诸国到黑海的交通交汇点,是欧亚大陆交通物流枢纽,可以连接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两大消费市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备有利条件。白方也愿与中方扩大贸易规模,开展产能、工业园、金融合作,并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白俄罗斯投资兴业。2014年12月22日,中国商务部与白方经济部在北京签署了《中国商务部和白俄罗斯经济部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议定书》。双方决定以此为契机,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发挥白俄罗斯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工业园等示范性大项目为重点,拓展产能、基础设施、高科技、金融信贷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一、自由港物畅其流
联接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市场的纽带和桥梁园区将充分利用各种优势,积极打造“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区内货物免税自由流通”的“自由港”和“一带一路”的“黄金段”。将向西展开与立陶宛克莱佩达港的合作,在500公里的白—立经济走廊上建设跨越白俄罗斯、立陶宛两国,沟通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两大经济体,联通中白工业园、立陶宛考纳斯自贸区、克莱佩达港三大节点,融合公路、铁路、空运、海运四种物流方式的综合物流体系,真正使中白工业园融入到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发展中,实现多方共赢。将建起五大平台,为入园企业和白俄罗斯其他企业提供基础性服务包括物流平台、贸易平台、支付平台、通关平台、数据平台,不仅有仓库、堆场,还将建设信息管理中心、交易展示中心、品牌拓展区、增值服务加工区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立体政策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盟国家的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无缝对接。企业可以面向境内外开展保税运输物流及仓储、进出口贸易、采购分销及配送、加工制造、展示展销、检测维修、研发设计、跨境租赁、国际结算、金融和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经营业务,具备口岸通关的便利条件。
二、优质的配套服务
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新城中白工业园在招商规划初期,即明确了面向全球的招商思路,现代服务业的引入和发展,将为入园企业配套服务提供保障,为入园企业由初期的海外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成园区也将引入专业的服务型企业,如银行、保险、物业、保安、餐饮等,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将园区打造成为辐射白俄及周边国家的资金、信息、商务交流中心,以优质的第三方服务,助力中白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
在引入为园区生产制造型企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同时,园区还将同步跟进商业配套及居住用地的开发。通过高品质的住宅和商业中心的开发,提升园区的生活环境和商务氛围。同时完善园区至明斯克市中心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打造园区至明斯克的“半小时生活圈”。
园区距离首都明斯克的距离适中,既考虑到了园区与城市的居住人群互动和城市功能互补,又为未来明斯克与中白工业园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未来,中白工业园将吸引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就业人口超过10万,最终形成结构布局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科技水平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综合性开发区,同时促进产城融合,打造一座20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空港新城。
三、完整的投资平台
作为中国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的重要平台,中方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与白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将中白工业园建设作为深化互利合作的旗舰,将中国优势产能和先进装备引入白俄罗斯,吸引更多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入驻,帮助白俄罗斯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加速转移,资本流动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扩张,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从中国国内看,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迎来资本输出的新时代,一大批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充足的资本所带来的逐利性,加上国内土地资源极为紧缺的问题凸显,促使这些企业要到海外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市场目标。中白工业园必将成为承接国内各界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的最完整的海外投资平台。
丝绸之路经济带明珠——中白工业园正璀璨绽放!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作者单位: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