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65国国别市场指引——科威特

科威特当地建筑承包市场2007至2013年间年平均发包额约90亿美元以上,在海湾国家中长期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2014年以来,伴随着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清洁能源三大项目(累计合同额120亿美元)的授标,当地承包市场全年累计授标合同金额已经远超180亿美元,超过卡塔尔并接近阿联酋全年授标合同总额,居GCC国家第三位。

  自2006年战后以来,科建筑承包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类大型、超大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加。虽然私营经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科政府依靠雄厚的石油储备和财政盈余,积极投入财政资金并推动了诸如科威特大学城、各类大型医院、大型路桥、新炼油厂、发电厂等一系列超大型项目群的建设发展规划。

  科最新颁布的2015-2020五年发展规划的投资项目总额将达到455亿科第(约合1550亿美元)。该规划拟执行项目数量为523个,其中总投资额中的295亿科第将用于经济发展项目,155亿科第将用于民生项目,5亿科第将用于行政发展项目。

  其中,2015-2016新财年科政府方面的项目支出约为66亿科第,关于此发展规划中的首个年度规划目前已提交到内阁及最高计划和发展委员会审议并最终由国会批准。这份规划中包括了2015-2020年间所要实施大项目,如总投资70亿科第的城市地铁项目、投资约80亿科第的海合组织铁路项目、科威特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项目、科威特“媒体城”建设项目、布比延岛上的穆巴拉克港口扩建项目、祖尔电厂二期、祖尔炼油厂、法里克岛开发项目、污水管网扩建、Kabd固体垃圾发电厂项目、科威特大学城、贾比尔医院、清洁能源炼化厂等。

  在基础设施和房建方面,科威特新的五年发展计划中囊括了大量的政府投资项目,这将确保科威特在未来几年内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项目发包额;而科威特引以为重的石油化工领域,伴随着2014年中石化在钻井业务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中石油也开始逐步重新进入科威特石化市场,这也必将促使中国企业在科威特政府大笔投资的石化领域获得更多的业务。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已经累计跟踪当地待实施项目81个,总合同额约200亿美元。随着中国企业在当地市场的掌控能力、国际工程管理能力和项目实施经验的积累,中国企业在科威特的未来发展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科威特当前较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中国企业必须对当地承包工程项目的高风险、高波动和高竞争具有清醒认识,特别应当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事宜。

  第一,及时关注科威特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特别要注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该国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适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深入对当地企业的考察,力求选择在当地有实力、有信誉、且具有业务互补性的合作伙伴或代理人;对于超大型项目中国企业可采取灵活的模式,积极横向联合其它的中资或国际承包商并与当地企业共同合作竞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第三,慎重选择当地非公开竞标项目,极力避免以纯“买标”形式承接当地公司所转包的项目,从而避免引起项目成本、保函、工程款支付以及法律纠纷等方面巨大的潜在风险。

  第四,培养和积累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要努力培养和留用熟悉当地法律法规、了解市场行情、语言好、懂工程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完善整个企业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

  第五,严格重视项目劳务管理,把握好劳动力功效和劳务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能够有效利用当地对外籍劳务入境政策相对宽松的有利条件,尝试聘用和管理印度、孟加拉、朝鲜、泰国等外籍劳工。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