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65国国别市场指引——巴林
巴林位于波斯湾西南部,是由36个岛屿组成的岛国。20世纪30年代,巴成为海湾地区最早发现并开采石油的国家,石油与石化成为其支柱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巴开始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和会展等产业,减少对油气产业的过度依赖。目前已成为海湾地区金融中心之一。
为刺激经济增长,巴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基础设施、住房和其他民生领域的支出,实施能源、工业等领域大型项目,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对巴1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巴排名第35位。在世界银行2013年度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巴排名第42位。
基础设施
公路总长3942公里,通过法赫德国王大桥连接沙特,正与卡塔尔商建两国间跨海大桥。目前无铁路,正在规划连接沙特并加入海湾铁路网的方案。巴林国际机场有41家航空公司入驻,2012年客运量848万人次,货运量26.2万吨。哈利法港吞吐能力达110万个集装箱,实际吞吐量53万个。电信普及率高,移动电话渗透率158%,固定电话渗透率22%,宽带渗透率43%。发电能力4000兆瓦,电力供应能满足国内需求,并已实现了与海合会电网的互联。
投资环境
巴吸引外资的优势主要有5个方面:石油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和配套保障服务完善;无所得税和增值税,商务成本低于迪拜、卡塔尔等周边市场;交通物流便利,具有辐射海合会国家和其他中东国家市场的潜力;法规健全,经济政策稳健,透明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社会风气较宽松,英语普及,对外籍人较友好。
巴鼓励外资投向工业项目,限制外国人从事不动产租赁、运输、劳务中介、印刷和捕鱼等行业。全国有9个工业区,区内项目可免除原材料进口关税,至少5年内不受当地雇员比例限制。巴林国际投资园经营成本较低,土地租赁价格每年每平方米1.33美元,电价每度4美分,水价每吨1.05美元,已吸引88个项目,投资总额15亿美元。
重大项目
海合会援助项目:2011年3月,海合会决定向巴提供100亿美元无偿援助,用于10年内实施社会发展及民生项目。
保障房项目:巴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保障房长期供不应求,为缓和社会矛盾,住房部计划到2016年修建4.5万套。但单个项目规模较小,建筑单价较低,且当地企业对外国企业竞标的反对呼声较强。
炼油厂扩建:巴林石油公司拟投资60亿美元,将炼油能力从每天26.5万桶提高到45万桶;新建一条从沙特到巴林的30英寸输油管道,长达126公里,每日输送原油35万桶。
海湾石化公司扩建:该公司拟新建一套年产150万吨尿素的装置,预计投资15亿美元。
液化天然气码头:巴天然气供不应求,拟从俄罗斯进口,需要建设专用码头。2011年,14家国际承包商投标,巴方仍在研究中。2013年6月,美国Galway咨询公司独家投标该项目咨询商。
巴林—沙特铁路桥:该项目属于海合会铁路网的一部分,预计长度约30公里,投资45亿美元。
巴林——卡塔尔友谊大桥:预计长40公里,耗资达50亿美元,两国成立大桥局负责实施。法国万喜公司联合体曾于2008年中标,但大桥局又提出重新设计招标,项目陷入停滞。
铝厂六号生产线:巴林铝厂拟投资25亿美元新建一条生产线,增加年产能40万吨。目前在进行融资、技术方案等研究,已委托法国巴黎银行为财务顾问。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国企业没有在巴林新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