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入更多菲佣缓解“保姆荒”

近期,有媒体报道了一则“菲佣偷盗雇主获刑”的消息,目前在我国内地客观存在的菲佣“打黑工”的现象开始受到舆论关注。有法律人士根据原有法规政策文件做出解读,指出如非法雇佣菲佣,雇主、中介都将受到相应处罚。而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个别符合条件的菲佣可以合法地在华从事家政工作,这主要得益于公安部为支持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创新发展而出台的外国人出入境新规定。


  菲佣是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可说流利英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劳工群体。在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因相较普通家政人员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菲佣群体非常受部分雇主青睐。


  我国以往的法规政策并不支持菲佣进入我国家政行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的岗位必须是有特殊技能要求、国内暂无适当人选的岗位,并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如果无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外国人就不能正常办理工作类居留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据笔者调查,在北上广深和成都杭州等地,不少高端社区中存在菲佣受雇于家庭服务的情况。但受到原有政策规定的限制,大量菲佣在没有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情况下在“打黑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地的国际化人才,大量外籍高端人才有雇佣菲佣从事家政服务的习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菲佣等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需求。为了提升国际人才竞争优势,有效地吸引和留住国际化人才,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15年6月,公安部推出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系列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即包括了“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人才,在获得永久居留资格或持有工作类居留许可后,可以申请为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此后,公安部推出的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中也推广了该项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所以,作为引进外籍高端人才的配套政策,符合条件的菲佣等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已经可以合法地在华从事家政工作,而这项政策的落实,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广泛的社会宣传。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才”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满足当时当地社会需求的、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所以“广纳天下人才”也包括吸收中高端技术劳工。例如,现在国内大城市的保姆家政市场缺乏高端人才,群众普遍反映好保姆、好家政难求,时有“天价保姆”的新闻。而菲佣大多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并且菲律宾非常重视输出高端家政服务人员的文化和政策,设有专门的高校培养,社会也对此高度重视,在国际劳工市场有一定的口碑。以香港为例,约有菲佣三十余万人,缓解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对香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此外,目前香港实施的外佣最低月工资约合人民币3600多元,与内地高端家政人员工资相比并不高。再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及人口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有学者指出我国已面临“刘易斯拐点”,部分吸纳外籍技术劳工,可以缓解一定的“用工荒”,并刺激国内就业市场的结构调整。


  下一步,我们可以选择在人才政策走在前面、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作为试点,允许具备相应资质的中高端技术劳工来华就业,逐步探索技术劳工的引进,同时制定规范、严谨的审查和管理制度,避免不符合资质的外籍劳工进入,并加强对来华技术劳工的国情和语言培训。


  此外,南海问题等地缘政治产生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往来及合理开放部分劳动力市场来缓解。通过协商谈判,部分放开外籍家政服人员市场,批准符合条件的外籍家政人员合法在华务工,或许可以成为改善双边关系的一个契机,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来源:国际劳务与海外工程研究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