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65国国别市场指引——以色列
以色列是经济多元化的工业发达国家,其经济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在通讯、信息、电子、生化、安保和农业等领域技术先进,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出口对以色列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占以色列全年GDP的35%左右,出口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进口则主要是原材料和投资性商品。以色列的商业、金融和学术数据网络的规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移动电话覆盖率高,邮政服务遍及全国。其通讯系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以色列自然资源贫乏。水资源极度缺乏,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主要资源来源于死海中蕴含的钾盐、镁和溴等矿产以及地中海海域发现的大型天然气田。在中东地区国家中,以色列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其政府更迭平稳,且政策连续性好,企业在以色列开展投资建设机遇大于挑战。
以色列交通运输业发达,公路网络已全面扩展。2016年初,以色列交通部长卡茨签署了以色列铁路改造项目。该项目预算金额高达283亿谢克尔(约73亿美元),是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项目主要包括对现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及相关设备扩建、更新等内容。项目将分阶段实施,部分线路改造将在2020年之前完成。其中,对现有机车、轨道,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电气化改造工程预算为120亿谢克尔(约32亿美元);信号和通信系统更新工程预算为37亿谢克尔(约9.5亿美元);建设新的维修工程预算34亿谢克尔(8.7亿美元)。此外,还包括扩建新路线和新车站、更新旧车站和安保系统、建设换乘停车场等项目。电气化改造完成后,以色列铁路的发车频率和列车速度将会大幅提高,铁路系统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也将相应提升。如果项目能按计划完成,以色列列车班次将从每天450班提升至860班,每年运载旅客约7000万人次。
以色列作为我“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是我“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是欧美工程建筑企业的传统市场,大型工程项目主要依赖欧美企业设计、建筑和管理。目前,我国在以色列现有工程项目带动了近1亿美元的机械装备对以出口,包括大型隧道盾构机、海上碎石桩平台,以及其它各类工程机械设备等。
以色列作为发达市场,其国家标准沿袭欧标和美标,对工程项目的建筑环保等标准高。我企业在以承包工程项目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但一旦成功完成项目,则有助于企业熟悉发达市场的建筑标准和运作规则,有利于我国企业进军发达国家建筑市场。中以工程领域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水平不高、技术人员签证困难、政治风险和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想要在以色列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企业必须深入学习当地法律法规、谨慎参与项目、严格执行合同、远离领土争议,同时要注重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应急预案,低调对外宣传、做好媒体公关。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