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65国国别市场指引——越南

 近年来,越南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改善投资环境。越南政府计划到2020年投入1300亿美元改善基础设施现状,年均投入近102亿美元。其中,公路投资19.9亿美元、铁路投资21.3亿美元、航海投资3亿美元、民航投入1.9亿美元、河内和胡志明市城市交通投资21.5亿美元、农村交通投资5.7亿美元,加上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投资的快速增长,未来越南承包工程市场将很有潜力。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04年起,一大批有实力、讲信誉的中国工程企业凭自身技术优势进入越南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在越南火电、水电、道路、桥梁、水泥、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大项目中标率不断提高,完成了金瓯氮肥厂、冒溪燃煤电厂等一批优质工程,主要分布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周边省份和北部河内、海防、广宁、北江等省市。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越南所开展的工程相关投资也在不断增多,带动了中国企业在当地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


  目前,中国企业在越承建工程以交通(公路、铁路、港口)、能源(水电站、火电厂)、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工业区等民用设施建设项目为辅。

  

  企业在越南开展承包工程业务,需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 在进行项目投标之前,需要调查承包工程项目的资信情况。一般来说,越南的大型工程承包项目透明度较高,其国内主要报刊均会刊登招标信息,不可轻易相信一些所谓“代理”的发包项目。此外,越南的大型项目如水电站、公路等的招标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聘请西方一些著名咨询公司评标,技术要求相当严格,中国企业在制作标书时应该尽量符合国际规范,注意招标答疑的细节问题。


  第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虽然越南大力发展电力,但自有资金依然缺乏,电站项目大多使用外国贷款。企业融资能力在承揽越南电站项目中有重要地位,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申请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或者争取中国政府优惠贷款,结合有竞争力的技术和报价,争取在电站项目上取得有利地位。


  第三,要做好人员组织管理,首先要解决劳务人员短缺困难。越南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国,普通劳动力并不短缺,关键是缺乏熟练的大量技术工人,缺少有大规模施工经验和组织的队伍和管理人员。


  第四,注重工程质量。中国企业在执行项目时,要重合同、守信用。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避免安全生产事故,注重环境保护。


  第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需关注业务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劳工、安全以及社会治理等问题,以避免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和抵制;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基础管理,尤其是在建筑和矿山等高危行业的企业,要做好防范,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知法守法,不做违反当地法律和社会公德的事情,对民族形象、企业声誉与品牌建设负责,对中越两国的长期友好关系负责;关注民生,积极参与当地慈善活动,争取当地民众认可和政府支持。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