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欧亚地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23个
欧亚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优先地区,目前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5个欧亚地区国家正在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23个。这是记者从商务部获得的信息。
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欧亚国家是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较早和推进较快的地区,推进与欧亚地区的产能合作与当地工业化进程需求高度契合,盘点起来,已取得了多项明显成效。
一是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我对欧亚地区直接投资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主要分布在采矿、制造、农林牧渔、租赁和商务服务、建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
二是承包工程稳中有升。截至2014年底,我对欧亚地区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532.63亿美元,合同额750.18亿美元。2015年,我对欧亚地区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三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推进加快。目前,我企业正在“一带一路”沿线5个欧亚地区国家建设23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占全球78个合作区的29.5%。其中,俄罗斯18个,格鲁吉亚2个,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各1个。上述合作区建区企业累计投资14.2亿美元;入区企业219家,累计投资23.5亿美元;合作区累计总产值46.3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5.2亿美元,创造1.2万个就业机会。
四是在大型基础设施、汽车、资源能源、加工制造、农业种植领域一批重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稳步实施。
沈丹阳表示,欧亚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期,其经济发展战略及诉求与我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高度契合。接下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加强规划引导、落实“一国一策”、抓好重点项目、推进产融结合、加强服务保障,继续务实推进与相关国家的产能合作。比如,我们将重点对接俄罗斯的进口替代规划、远东发展规划,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建立欧亚地区产能合作重大项目数据信息库;加大对欧亚地区重点产能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伙伴关系谈判,持续推进上合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适时开始上合组织自贸区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大公财经)
相关报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温商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建成4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嗅觉灵敏的温州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抢占商机,开拓潜力巨大的市场,主动参与沿线国家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近两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及增速均居浙江省前列。
温州目前有温籍海外侨胞68.84万人,分布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53个国家和94个城市中,共有温籍侨团116个。历史上,温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最近5年,温州市对外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至2016年3月,境外项目178家,中方投资额193255.9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1个,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工业园区建设、境外设厂加工生产等。温州企业对外投资不仅实现了原产地化生产,还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推进过剩产能转型升级。
建设境外工业园区
建设境外工业园区是温州企业“走出去”的一大亮点,是温州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该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跨国经营整体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贸易方式,加强与所在国经贸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一项重要举措。
去年,温州市青山集团在印尼总投资8.2亿美元,规划建设中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从事镍矿、不锈钢、火力发电等项目,另外还有温商正在印度创建“印度浙商工业园”“印度温州轻工产业园”等。今年,全国唯一一个境外物流园——塞尔维亚商贸物流园,由温商投资近亿美元,也正式获批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据介绍,该境外物流园依托2008年开业的贝尔麦克贸易中心升级扩建而成,规划面积0.215平方公里,总投资9500万美元,建设共分三期,采用“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目前有入驻商户137家,年贸易额3亿多美元,年货物物流量达6万余吨,物流强度超过100万吨/平方公里。
沿线项目硕果累累
来自温州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温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7.8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金额就占全市进出口总额近一半。目前,温州有67个项目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分布在荷兰、印度尼西亚、越南、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意大利、印尼、法国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行业主要涉及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租赁和贸易批发等。
此外,还有14个海外并购项目,涉及销售渠道、渔业捕捞并购等。其中,森马服饰在韩国投资1876万美元,收购韩国电商ISE,扩充了线上销售渠道。截至2015年底,温商在海外拥有18个境外商品专业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由温州企业牵头建立并正常运转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有4个,其中国家级合作区2个(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境外经贸合作区、越南龙江工业园),省级工业园2个(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温州外贸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区),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目前各合作区运行良好,对有效突破贸易壁垒、降低境外投资成本和风险,推动中方企业集聚式“走出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建机制搭平台
温州市委、市政府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大力引导和支持温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去年以来,温州市外侨办联合乌鲁木齐、大连、威海、南通、成都、湖州、海口外侨办以及上海浦东新区侨办,共同创建了“‘一带一路’地方外侨办联动合作机制”,就如何创新联动模式、整合及共享资源、跨区优势互补三个方面初步达成共识,携手迈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今年,温州市提出要抓住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温州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着力改善对外开放条件,坚持进出口和转口贸易一起上,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互动,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赢得区域发展竞争的主动权,不断提升温州商贸的国际化水平。
温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将引导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境外工业园区投资力度,巩固提升在俄罗斯、越南的2个国家级境外园区,力争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获批国家级经贸合作区,塞尔维亚商贸物流园申报国家级商贸物流园,并建成该市首个境外跨境电商海外仓储基地,推动康乐药业赴非洲建设工业园区。同时,引导企业开展海外建设投资及工程承包,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完善以海外温商营销网络为重点的境外营销和服务网络,支持境外商品市场转型发展为商贸物流园区。此外,温州还将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并购、跨国经营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提升温州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经济日报 记者 张 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