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投资显现井喷态势

尽管当前总体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10月,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达到726亿美元,占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达到92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倍,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动力。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在“一带一路.新贸易.新商机”高峰论坛上谈到,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贸易畅通是其中最直接、最活跃、最有力量的引擎和助推器。上海将充分发挥开放优势,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经贸合作为突破口,努力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尚玉英透露上海市商务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几点构想:首先,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上海已经与新加坡、捷克、土耳其、阿联酋等沿线国家经贸部门或节点城市签署了经贸合作备忘录,在贸易、金融、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落实了一批重大项目。未来还将与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在市场、商品、投资、科技、商贸信息、自由贸易园区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展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打造新的贸易增长点,挖掘贸易增长新动力。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贸易促进平台,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持续鼓励上海企业与沿线国家互办经贸展会,开展商务洽谈、贸易对接会等活动,在沿线枢纽和节点城市建立营销渠道、仓储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网络,推动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的“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

第三,“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统筹“走出去”和“引进来”,针对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推动上海有基础、有竞争力的企业,围绕电力、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钢铁、化工、轻纺、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重点行业,通过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方式,促进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等一体化走出去。

未来五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期,上海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同时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融入全球的价值链、产业链,牢牢把握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难得机遇。(中国商务新闻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