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则案例看海外欺诈风险
499

在订单减少的背景下,国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出口企业急需新订单稳定生产经营的心理,打起了歪主意,欺诈行为层出不穷。本文将叙述两个案例,供广大外贸企业参考,提高警惕,增强识别贸易诈骗的能力。

案例一

厦门某服装出口企业A向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提交了某美国买方限额申请,并表示买方将通过银行开证付款。厦门分公司客户经理立即关注到买方提出的开证行主体规模小资质有限,且为已清算银行。在限额申请交流过程中,客户经理进一步向企业A了解贸易背景情况,随即发现了以下问题:

1.买方始终未提供有效信用证,沟通过程中的信用证草稿件样式与一般信用证存在差异;

2.经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提醒,企业A向买方提出开证行存续状态有异常的质疑后,买方又表示最终会使用其他开证银行,但却始终无法给出确切的开证行SWIFT代码;

3.在企业A催促信用证时,买方提出变更支付方式,并主动提出可以先支付部分预付款,希望尽快开启合作;

4.买方主动向企业A建议可咨询中国信保投保并为其申请限额。

经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的风险提示和顾问式咨询服务,综合考虑经济形势,企业A最终未接受买方订单,并与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就订单风险进行复盘。经过深入沟通,结合中国信保的理赔平台信息发现,该买方联系人疑为中间商身份,该联系人同时接洽众多美国企业,并用美国企业的身份向中国供应商采购,但其自身并非隶属于这些美国企业。当交易进展顺利时,中国供应商或能从其处间接收到美国买方支付的款项。但一旦交易出现瑕疵,美国企业并不承认该联系人身份,亦否认自身与中国供应商发生交易,而中国供应商也因无法提供与买方直接沟通的邮件记录及贸易单据,从而面临无法有效举证债权的尴尬局面,部分企业已因此遭受了损失。

案例二

厦门出口企业B收到来自香港的新订单询盘。由于双方是第一次合作,企业B希望采用信用证或预付款等比较安全的结算方式。但买方坚持采用赊账方式,并主动建议企业B向中国信保投保。

在接到企业B的限额申请后,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委托国外渠道对买方进行了资信调查,并从调查结果中发现了诸多疑点:

1.资信报告显示买方主营业务为建材,但此次合同项下,其向企业B采购的商品为汽车零部件;

2.买方在短期内向中国信保服务的多家企业询盘,采购产品从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到服装,产品行业差异极大;

3.在与其他供应商交易过程中,买方出现询盘公司、下单主体、后续联系公司及预付款打款主体均不相同的情况。

基于上述疑点,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提醒企业B谨慎承接该订单。时隔不久,该买方即在其他出口企业项下出现拖欠情况。

结合以往发现的欺诈案例,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在此提醒出口企业,遇到以下情况,需加强风险甄别,如有必要应及时与中国信保联系,寻求更多信息支撑和风险规避建议:

1.从业务来源看,来自于网络或社交平台等线上认识的买方或展会中某个人介绍的业务;

2.从业务沟通过程看,买方对商品价格不敏感,并熟悉信用保险工具,在业务沟通过程中主动建议出口企业投保信用保险,以此打消出口企业的疑虑;

3.从物流环节看,货物最终目的地为买方所在国之外的第三国,特别是非洲国家(目前案件中以乌干达居多);

4.从交易产品看,通用类产品居多,且与资信调查反馈的买方主营产品有较大差异。

外贸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不仅会遇到鲜花,也会遇到荆棘。在外需萎靡的大环境下,企业更需要增强风险甄别能力。在交易前,企业应对交易对象进行充分的资信调查,对于首次交易的买方,尽可能采取如D/P或信用证等更保守的支付方式,如果要采用赊销方式,可以适当减少首单交易金额或提高预付款比例。

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在成本上升和市场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出口企业经营倍感困难,而出口信用保险正是帮助企业甄别业务风险,开拓新兴市场的有力政策性金融工具,可供出口企业加以运用。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