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归侨家庭的40年

我的父母兄姐是归国华侨,我家是一个归侨家庭。说起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真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天我要讲的是与海外亲友联系的故事。

1979年,我的父母从下放的农村回到了南通市,父亲恢复了政协委员身份。回到家乡,我们全家登上狼山,小哥哥为父母拍下一张在望江亭休憩的照片,记录父母久违的笑颜。

然而,此时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愿望——与海外的亲人朋友恢复联系。可是,我家的通讯录在动乱抄家中遗失,而当时祖国的大门尚未打开,与海外联系谈何容易!

中国改革开放的消息,在海外媒体传播,世界的眼光,也时时关注中国。1982年起,开始有亲友从海外写来寻亲信。我父亲原名“徐天从”,回国后改名“徐秩公”,而我家早已搬离祖屋。国外的来信,收件人写着“中国江苏南通县徐天从收”,当时刚刚成立的侨务部门,在地址不明甚至姓名不明的信件中仔细查找,几经辗转,寻亲信送到我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收信时刻!这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收到的第一封海外来鸿。

我父亲曾在印度尼西亚芝巴德华校任校长。日军占领印尼时,要强行征收中学生去当劳工。父亲冒着风险,将十几名高中生划入教师名册,成功地保护了周继林等一批学生。1986年,周继林通过江苏省侨联找到我家。当时我父亲已经去世,周继林派人把我母亲和大哥接到无锡太湖宾馆,共叙往昔,展望未来。第二年,他又来到海安考察并投资。

随着祖国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敞开,华人华侨进出国门越来越便捷,我家与海外亲友的来往越来越频繁。印尼中华中学校友会刊物《华中春秋》《华中园地》,以及一些印尼报刊,时有刊载我家侨居海外往事文章与今日的幸福生活照片。

2006年,南通市侨联召开了《南通华侨教育家李春鸣教育思想研讨会》,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校友前来参加,我父母在海外的一些学生纷纷寻到家中作客,他们赞扬南通的文化氛围,与我母亲欢聚叙旧,留下一张张珍贵合影。学生们围着我的母亲的情景,让我们热泪盈眶。这样的师生会,母亲盼望了几十年,在祖国敞开大门之时,终于得以实现!

四十年来,我们感受到各级政府对归国华侨的关心。比如,归还了我家的侨房祖屋,在祖屋,我家迎来了失散多年、定居台湾的大姑妈;再比如,我母亲因为下放农村做教师,落实工资调整政策时,分管市长亲自主持会议,顺利帮助解决。多年来,各级政府和社区不断前来问寒问暖,母亲百岁生日时,政府侨务部门派员前来祝贺……点点滴滴,都让母亲感慨万分,她写下自传《九十年的回忆》并出版发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家也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归侨们从谨慎小心地生活,到逐渐与海外联系,再到我们的侨务部门把海外华侨请进来,共商建设与发展。祖国打开大门,尊重华侨,华侨们可以敞开心怀写出心里话。改革开放的真正意义——开放与自由、发展与富强,我们家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也是海外亲友对中国改革开放体会最深刻的。

母亲说:“我们的幸福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我们的快乐是大家给的,孩子们,我们要懂得感恩!”

我们记住了母亲的遗言。兄妹们继续加强与海外亲友联系,我大哥徐筑经常往返印尼、加拿大,参加各项文化活动;我大姐徐画在加拿大多伦多积极参与传播中国书画艺术的活动;今年我也去雅加达进行华文教育参观、考察……我们通过与海外亲友交流,把中国高速的发展喜讯传递给海外亲友。

  • 分享:
活动报名
企业名称:
姓名:
职务:
手机:
备注: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